重慶軌道交通15號線二期工程在歡樂谷站至九曲河東站區間實現復合式TBM順利始發。該技術提高了施工效率,縮短工期,降低成本,并采取了嚴格的監測和安全措施以保障施工質量和安全。該項目對連接重慶市各主要區域以及三大交通樞紐具有重要作用,并將極大改善市民出行環境。
在重慶市的地下,一場關于技術與精準施工的壯麗交響正在上演。重慶軌道交通15號線二期工程的一段重要區間——歡樂谷站至九曲河東站,迎來了復合式TBM“鐵軍3號”的強勁轉動,為城市地下交通的發展插上了翅膀。這不僅僅是一個區間的突破,更是軌道交通建設技術的一次飛躍,它展示了城市地下工程面對狹小空間挑戰時的智慧和創新。
經過精心組織策劃,該項目團隊采用了先進的過站方法和安全技術交底制度,以確保施工的高效與安全。為減少對地表建筑物的影響,項目部不僅實施了精準監測,還對施工車輛做了嚴格管理,確保了施工過程的每一個環節都嚴絲合縫。隨著TBM技術的運用,不僅提高了工程施工效率,還大大節約了成本,這對任何一座城市的軌道交通建設都是一次寶貴的經驗傳承。
而對于重慶這座山城來說,這一工程的順利實施將有效聯通沙坪壩區、兩江新區和渝北區,促進區域間的緊密聯系。未來,當重慶軌道交通15號線二期與一期接軌時,市民的出行將更為便捷,城市的發展動力也將因此而加倍。
小編點評:
在城市蓬勃發展的今天,軌道交通的建設成為評判現代化大都市標準的重要因素之一。重慶,作為中國西部的重要經濟中心,其軌道交通的建設無疑是提升城市能級、改善市民生活質量的重要舉措。15號線二期工程的順利進行不僅展現了技術的力量,更反映出城市規劃者對未來城市發展脈絡的深謀遠慮。在繁華都市的背后,是無數建設者辛勤汗水與智慧的結晶。每一次技術的突破、每一條隧道的貫通,都是城市生命力的延伸。我們期待,隨著軌道交通網的逐漸完善,重慶將迎來更加快捷舒適的城市出行時代,也將在世界舞臺上展現出更加璀璨奪目的光芒。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