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經(jīng)過連續(xù)67分鐘緊張作業(yè),武漢地鐵首座跨鐵轉體梁順利落位、精準銜接,實現(xiàn)完美“轉身”,為線路如期建成通車奠定了堅實基礎。
地鐵7號線北延線(前川線)二期(以下簡稱“前川線二期”)首座轉體梁為該線的控制性工程。武漢地鐵集團業(yè)主代表侯鵬程介紹,該橋因上跨麻武鐵路,是出入前川線車輛段的咽喉,涉鐵部分橋梁采用轉體施工,轉體部分主橋采用(40+40)米T型鋼構,采用平轉法施工,轉體重量單幅約2400噸,采用逆時針轉體,轉體角度70.4°,平轉速度1.05°/分鐘。轉體過程配備智能化可視監(jiān)控系統(tǒng),實時監(jiān)控轉動速度、狀態(tài)及牽引力,現(xiàn)場人員同時在轉盤上設置刻度、編號,實施“雙控”措施以保證及時調整轉體速度,確保轉體過程安全平穩(wěn),實現(xiàn)精準對接。
“橋梁轉體法施工技術是轉體就位的一種施工方法,可使橋梁施工克服地形、交通、環(huán)境等條件制約,縮短建設工期,且有效保證施工過程安全可靠。”施工單位中鐵十局項目經(jīng)理張林濤介紹,為了確保梁體精準“就位”,項目部在橋體承臺上方安裝了一座直徑3米、重8噸的“轉動裝置”——轉體球鉸。該裝置主要分為上、下球鉸兩個部分,上、下球鉸的接觸面為光滑的球面結構,球鉸之間可以相互轉動。通過牽引與上球鉸互相固定的轉臺使橋墩以球鉸中心軸為中心進行轉動,即可實現(xiàn)重達2400噸T構梁的轉體施工作業(yè)。待轉體完成后,使用C50微膨脹混凝土對轉體系統(tǒng)進行封固,使得橋梁達到穩(wěn)定狀態(tài)。
作業(yè)現(xiàn)場距離麻武鐵路一柵之隔,為充分保障鐵路運營及施工安全,項目部對施工的關鍵工序、數(shù)據(jù)及臨近既有線大型機械使用進行重點監(jiān)控,全力確保轉體安全和質量。在轉體施工實施前,項目管理團隊反復論證施工方案,制定了詳細的應急預案,對全體管理和作業(yè)人員進行了安全、技術培訓交底,并預先進行試轉體。在轉體橋施工過程中,項目技術團隊使用徠卡 VivaTS16 自動全站儀系統(tǒng)對橋梁轉角及姿態(tài)進行實施監(jiān)控,通過“全程可視化、控制智能化”提前分析預警,保障天窗點施工安全可控。
武漢地鐵股份公司一級項目經(jīng)理彭銳介紹,前川線二期工程由黃陂廣場站至橫店站(不含),線路全長15.35公里,包括4站5區(qū)間和1段出入場線,設車輛段1座,其中余彭塆站為預留站。前川線二期工程建成后將與前川線一期貫通運營,將給橫店、盤龍城片區(qū)居民的出行帶來極大便利,將黃陂、盤龍城、東西湖片區(qū)連成一個整體,提升天河機場樞紐集散能力,助力武漢北部經(jīng)濟發(fā)展。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和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huán)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huán)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