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恰逢第55個世界地球日,合肥軌道兩項綠色節能新產品——新型城市軌道交通供電雙向變流器、無油風源裝置重磅發布。這也是合肥軌道以新質生產力賦能高質量綠色發展的重要舉措。
本次發布的新型城市軌道交通供電雙向變流器是連接電網與列車能源系統的橋梁,主要安裝在軌道交通變電所內,其核心技術在于能夠實現電能的雙向流動。
該產品可通過電力電子控制技術,使得列車制動過程所產生的部分動能轉化成電能,回饋至電網中再次利用,從而實現電能雙向、高效、靈活轉換與穩定控制,達到提質增效的效果。此外,由于雙向變流器可以保持穩定的直流網壓,有助于提升設備使用壽命,減少維修頻率和維護成本。
雙向變流器投入使用后,如果按照一條線路裝載6臺雙向變流器測算,每條線路預計年均可節約177萬度能耗,平均節約能耗4%,節約成本約117萬元;線網累計年均可節約888萬度能耗,節約成本約586萬元,有效降低城市軌道交通能耗水平,助力達成降碳目標。
本次城市軌道交通供電雙向變流器技術的創新實踐,有效提高了設備可用性及供電可靠性,實現智能化能源管理,相關技術在國內屬于領先水平。該設備具有極大的推廣應用前景,將為構建智能、綠色的城市公共交通體系提供堅實的技術支撐。
無油風源裝置
無油風源裝置是軌道交通車輛空氣制動系統的核心部件之一,每輛列車中配套2臺,裝置整體懸掛安裝于列車底部,在車輛即將到站時,制動系統給出信號,無油風源裝置提供的壓縮空氣會推動制動器動作,使得閘瓦貼緊車輪,實現平穩停車。
當前國內軌道交通行業車輛制動系統大多采用有油風源裝置,無油風源應用極少且主要依賴國外進口。該新型無油風源裝置可從根本上解決有油風源存在的氣源含油、環境污染、維護成本高等頑疾。同時,該產品采用了輕質合金加表面工程技術、拓撲優化方法、模塊化設計方法大幅提升產品性能,并持續開展聲源識別和主動降噪攻關,順利攻克了“輕量化、低噪音、長壽命”三大技術壁壘,實現了核心技術自主研發、關鍵零部件本地制造、高端裝備100%國產化。
此外,無油風源裝置無需對傳統有油風源裝置必備的潤滑油進行處理、更換,有效降低了維護成本,相比有油風源裝置,無油風源裝置在運行周期可有效節約潤滑油消耗量,顯著提升設備穩定性,是響應國家“雙碳” 戰略,符合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需求的軌道交通先進裝備。(記者 檀美玲)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