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上午,中國共產黨廣州市公共交通集團有限公司第二次黨員代表大會召開。市國資委市管一級調研員劉大才出席指導,來自集團總部和各直屬企業(yè)122名黨員代表參加會議。
會議聽取并審議通過了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覃海寧同志代表黨委所作的題為《凝聚奮進力量 強化實干擔當,加快建設現(xiàn)代化科技化國際化公共交通產業(yè)集團,奮力譜寫高質量發(fā)展新篇章》的工作報告,審議并通過了紀委工作報告、黨費收繳使用和管理情況報告,選舉產生了集團新一屆黨委委員和紀委委員。
大會認為,過去五年,集團黨委牢記初心使命,勇扛責任擔當,推動集團取得了突破性、標志性的發(fā)展業(yè)績。謀深謀實優(yōu)布局提能級,積極應對疫情影響和公眾出行方式變革,開創(chuàng)性地成為國內首家營收破百億的公交企業(yè);求質求新促協(xié)同增活力,成功舉辦首屆公交新能源數字科技博覽會,廣州公交憑實力“出圈”出彩;用心用情辦實事惠民生,積極探索拓展多樣化、多層次的公共交通出行服務,廣州公交獲評全國一線城市地面公交綜合服務評價第一名;嚴抓嚴管強黨建正風氣,構建“158”黨建工作模式,集團黨委獲評市國資系統(tǒng)抓基層黨建工作“優(yōu)秀”等次,集團紀委連續(xù)兩年在市管企業(yè)紀檢監(jiān)察機構考核評價“優(yōu)秀”等次。
大會強調,未來五年是集團改革深化提升、拓展全國布局、加快數智化轉型發(fā)展的重要階段。集團上下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廣州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省市工作部署,緊扣“1226”工作主線,圍繞打造全國領先的現(xiàn)代化、科技化、國際化的公共交通產業(yè)集團目標定位,力爭到2030年營收不低于200億元、利潤總額不低于2億元,奮力推進拼經濟、促轉型、謀改革、抓創(chuàng)新、保安全、強黨建等6項重點工作,以國企新?lián)敗a業(yè)新突破、服務新提升、安全新標桿、隊伍新氣象,譜寫高質量發(fā)展新篇章,全力建設平安公交、品質公交、綠色公交、智慧公交、幸福公交,為全市“大干十二年,再造新廣州”貢獻廣州公交力量。
市國資委市管一級調研員劉大才代表市國資委黨委向大會召開和新當選的“兩委”委員表示祝賀,對集團黨委過去五年的工作給予充分肯定,并圍繞進一步抓好集團黨的建設和改革創(chuàng)新發(fā)展提出四點要求:一是旗幟鮮明講政治,以更高站位做到“兩個維護”。堅持用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武裝頭腦,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聚精會神抓改革,以更新動能激發(fā)企業(yè)活力。高質量完成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收官,做好“十五五”規(guī)劃謀篇布局,促進廣州公交煥新發(fā)展。三是恪盡職守護安全,以更實作風踐行擔當實干。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深化和諧企業(yè)建設,切實解決職工急難愁盼問題。四是凝心聚力強黨建,以更嚴基調推進全面從嚴治黨。認真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縱深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不斷鞏固發(fā)展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tài)。
大會號召,集團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職工要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堅持干字當頭、實字為要、闖字開路、嚴字托底,以走在前列的使命擔當,全力以赴加快建設現(xiàn)代化、科技化、國際化的公共交通產業(yè)集團,為推動廣州加快實現(xiàn)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繼續(xù)在高質量發(fā)展方面發(fā)揮領頭羊和火車頭作用,奮力譜寫中國式現(xiàn)代化廣州實踐新篇章作出更大貢獻!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xié)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tǒng)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fā)。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