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辮子車”是上海最具代表性的城市風景之一,它不僅帶給市民便捷的出行體驗,還見證著上海日新月異的變化。
近年來,隨著城市的發展,“辮子車”漸漸淡出人們的視線。記者從巴士一公司了解到,8月15日(下周一)起,25路公交“辮子車”將正式退出歷史舞臺,車輛將更換為申沃新能源公交車“白金剛”。
25路是一條歷史悠久的公交線路,起點站設在平涼路軍工路,每天早上5點,開往南崇明路的首班車從這里“啟航”,伴隨著車輛一起奔向目的地的,還有兩根“辮子”摩擦時產生的“吱吱”聲。“每次經過道口,或是轉彎的地方,就會聽到‘吱吱’的聲音。”駕駛員周誠說。
1958年11月1日,公交25路首次登上歷史舞臺,拖著兩根“大辮子”,開啟了它64年的營運生涯。隨著上海城市規模的逐步擴大,公交25路的走向和終點站,也經歷了多次調整,不過平涼路軍工路的起點站一直未變。
公交25路終點站從廣東路外灘調整到十六鋪,隨后又調整至東新橋,后來又縮線運營至天潼路、漢陽路橋等,最終在1999年將終點站固定在虹口區的南崇明路,延用至今。
而車型也隨著時代的發展一直在更新,五六十年代采用單機無軌電車,八十年代采用的是巨龍電車。到了21世紀,開始啟用帶空調的上海牌無軌電車,從2014年開始采用青年牌無軌電車。
對于像25路這種具有城市記憶的“辮子車”,市民們保有獨特的感情,非常不舍。市民王瑋旎說,每次等車低頭看手機的時候,只要聽到“小辮子”摩擦的聲音,就知道25路來了,以后再也聽不到了,蠻懷念的。
根據安排,替換舊車的“白金剛”將于本周五到貨,周末兩天進行設施設備相關調試和測試,從8月15日首班車開始,25路全線啟用申沃新能源公交車。雖然沒有了“辮子”,但乘車體驗更好了。公交25路線路負責人蔣軍表示,采用新車后,“辮子車”偶爾會“掉辮子”的缺陷不再發生,工作人員會繼續為乘客提供優質服務。
據了解,目前巴士一公司下屬的公交6路、8路、13路、14路、15路、19路、20路、22路、23路、24路、28路,仍采用“辮子車”運營,但不久的將來,也將更新換代。
兒時的記憶變成城市的回憶還記得你與“辮子車”的舊日時光嗎?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