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城市副中心區域內公交車的科技感越來越濃。電子站牌上崗了,公交車到站時間乘客一目了然;智能手環戴上了,每一位司機的身體狀況都能實時監測;智能調度中心啟用了,既能查看每一輛公交車的運營情況,而且還能根據路況、客流等因素,實時調整運營方案。
今年6月1日,北京公交集團全面承接“通”字頭公交,進一步推動首都地面公交一體化,努力構建“一張圖”“一張網”“一個標準”“一套體系”的出行服務體系,全面提升城市副中心地面公交服務水平。
71條線路全部完成智能調度
北京公交集團正式承接城市副中心區域內地面的同一天,位于通州區施園場站的北京城市副中心客運有限公司調度指揮中心正式啟用。走進指揮中心,屏幕上顯示著全部71條公交線路的運行情況。
副中心客運公司的智能調度中心
北京公交集團城市副中心客運有限公司運營生產中心副主任周生濤介紹,經過兩個月的努力,目前城市副中心客運有限公司已對管轄的30余處公交場站、71條公交線路完成智能化改造,全部實現智能化調度。“參照市級標準,71條線路每一條的運營情況在調度中心的大屏上均能顯示,并且介入北京公交的系統,乘客在等車時通過app就能查詢公交的實時位置。另外副中心客運公司的全部車輛均搭載并推廣應用主動安全預警系統和異常行為判別系統,并為全部駕駛員配備情緒感知手環,實現駕駛員和車輛智能化追蹤及溯源管理,副中心公交進一步智能化。”
高科技也延伸到了站點上。“距離這里還有幾站、用多長時間……現在站牌上都能看到,實在是太智能了。”不少在地鐵高樓金站公交站等車的乘客說。
記者注意到,地鐵高樓金站公交站的雙向候車亭已經完成智能化升級。站牌均已改成電子站牌,屏幕上直觀的顯示出即將到站的車輛信息。目前,城市副中心已完成14個站點的站牌升級。公交部門將通過制定場站標準化改造和候車亭更新方案,加快公交站務設施的升級改造,充分利用電子站牌、智能手機應用等載體,為乘客提供實時準確的發車時間、到站時間、擁擠度、車輛位置等實時數據信息,不斷提升科技出行服務水平。
調度員數量沒變 管理能力翻了一倍
一趟線路配一位調度員、司機每天等著調度員排班……這樣的場景對于北京公交集團客五分公司土橋區域智能調度中心主任張鑫來說,實在是太熟悉了。“在區域智能調度建成之前,調度員的工作就是每天和司機見面,給司機排班。但是司機出車之后,調度員和司機基本就斷了聯系,車輛在外面遭遇的情況,調度員根本不掌握。所以那時調度員的工作效率沒那么高。”
客五分公司的調度中心
去年10月份,北京公交集團客五分公司土橋場站完成了由區域集中調度到區域智能調度的轉變。如今,公交司機每天的排班在工作系統上就能查詢。調度員也從原來的到處找司機,變成坐在調度室內觀察著每一輛公交車的運營情況。“兩年來,調度系統升級了,調度員的總數沒變,還是18位。不過他們的工作效率大大增加,從原來的每天可以管理1000余車次,變成2200余車次。同時也做到了根據站臺的客流情況科學發車,如果道路上出現擁堵,調度員還可以與司機實時通話,幫助尋找解決方案。”張鑫說,目前區域智能調度中心只管理一個車隊,未來的發展將更側重于“區域”兩個字,將途經區域內的公交車全部納入調度系統。
副中心區域公交新能源車輛使用率100%
調度系統愈發智能的同時,副中心區域內的公交也更加綠色。北京公交集團承接“通”字頭公交后,從全系統調集了565部新能源公交車,優化車輛能源結構,實現融合后城市副中心區域公交新能源車輛使用率達到100%。
客五分公司土橋場站的充電設施
今年年初,《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區)“十四五”時期交通發展建設規劃》發布,其中指出,要探索在城市副中心設立超低排放示范區。推廣低碳新能源運輸工具,優化車輛能源結構,推動交通能源消費變革,鼓勵公交、出租、旅游等行業車輛新增、更新為新能源車。加快充電樁建設,研究布局換電設施,便捷新能源汽車使用。
下一步,城市副中心將進一步構建實時感知、監測、預警、決策、管理和控制的智能交通體系框架,實現交通建設、運行、服務、監管全鏈條信息化和智能化。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