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和直接關系民生的社會公益事業。3日下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了近年來全省城市公共交通發展取得的成效及主要變化。
省交通運輸廳城市處處長張曰森介紹,近年來,全省城市公共交通取得長足發展,截至2021年底,全省擁有公交車輛6.7萬輛,公交運營線路7100余條,運營線路總長度13.7萬公里,濟南、青島創建成為國家“公交都市”示范城市,為人民群眾便捷出行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城市公共交通客運量達到19.4億人次。
目前,全省已有11個城市實行了城市公交成本規制管理,部分城市出臺了城市公共交通條例及相關管理辦法等法規和政策文件,為城市公共交通可持續發展建立了有力的保障機制。全省12個城市參與全國綠色出行創建行動,積極倡導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示范作用凸顯。
基礎設施日趨完善。全省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線路已有10條,運營里程377.2公里。公交站點10萬余個,港灣式站臺占比接近15%,13個城市中心城區公交站點500米覆蓋率達到100%。公交場站數量近1200個,占地面積近千萬平方米,公共汽電車進場率不斷提升。“十四五”以來,全省新增和更新城市公共汽電車4630輛,全部為新能源車輛。
近年來,全省城市公共交通車輛運行速度、乘車便捷程度、乘客換乘效率、群眾滿意程度等不斷提升。2021年起,山東在全國率先實行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免費乘坐城市公共交通工具,全省還打造了85條“敬老愛老城市公共汽電車線路”,低地板及低入口公交車輛比例逐年提高。在2021年全國公共服務質量監測通報中,公共交通在山東12個監測領域中得分最高。
加快推進數字化轉型。全省16市積極推進智慧公交建設,中心城區城市公共汽電車來車信息實時預報率達100%,部分城市還建有公交大數據分析決策系統,提升了公交調度指揮現代化管理水平和行業監管決策服務能力。濟南、淄博、泰安、威海、日照等城市積極探索互聯互通實體卡與移動支付方式的深度融合,不斷提升便捷支付與創新應用能力。
組織開展城市交通“最美駕駛員”選樹宣傳活動,城市交通客運駕駛員的職業素養和服務水平不斷提高,全省先后涌現出多位全國勞模等先模人物。公交企業積極塑造公交文化品牌,推出了一大批“星級服務”文明線路、先進班組和先進典型。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