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交通運輸部相關部署,近日,我市成立創建國家“公交都市”工作專班,全力推進國家“公交都市”創建,破解制約城市公共交通發展的難點、堵點問題,不斷補短板、強弱項,提升城市公共交通綜合水平,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聚焦硬件支撐,推動基建提速。拓展服務功能,強化場站設施建設。推進停保場、樞紐站、首末站、充電站等公交配套場站設施建設,完善場站布局,拓展綜合樞紐綜合體服務功能,提升公共汽電車進場率;辦牢民生實事,強化候車設施建設。設置或改造港灣式公交站臺,提升公交站點停靠能力和道路通行效率,提高公共汽電車港灣式??空驹O置率,并持續推進候車亭提升改造工作,方便群眾出行;保障公交路權,強化專用道建設。加快推進中心城區公交專用道建設,促進城區公交專用道形成網絡閉環,提升公交專用車道設置率,提高公交運行效率。
聚焦保障民生,推動服務提質。加大車輛購置力度,提升出行體驗。進一步提升城區公交車輛保有量,推廣應用新能源公交車輛,提高綠色公共交通車輛比率,提升群眾低碳出行體驗;加大線網優化力度,豐富運營模式。堅持客流需求導向,豐富運營服務模式,推進形成“快、干、支、微”公交線網結構,滿足市民多樣化出行需求,提升公交出行分擔率、提升群眾出行滿意度;加大信息化應用力度,落實公交優先。堅持公交優先理念,推進信息化在交通組織優化、運營調度、安全監管方面應用,助推公交優先信號系統、專用道使用監管效能提升,提高準點率、公交優先通行交叉口比率,兜底安全出行,確保公交跑得快、跑得準、跑得穩。
聚焦公交優先,推動宣傳提效。強化宣傳引導,培植公交優先理念。利用互聯網、報紙等多種載體廣泛宣傳公交優先理念,營造綠色、環保、低碳、健康的公交出行氛圍,凝聚綠色出行共識,引導公眾轉變出行方式和消費觀念,自覺選擇公交出行,提升公共交通出行分擔率。
與此同時,綿陽公交集團多措并舉,牢牢抓住公交安全問題。一方面,嚴格落實安全生產管理職責,強化工作履責體系,全員簽訂安全責任書,持續推進安全生產清單制管理提檔升級。另一方面,針對道路隱患、車輛技術、駕駛規范、夏季防汛、應急施救等多方面,制定風險檔案管理和防控責任制度,加強部門聯動,嚴格閉環管理。同時,綿陽公交集團自主研發“蜀安通線上培訓APP”,采用“線上+線下”新模式常態化開展安全教育培訓,堅持“有會必須講安全”原則,針對職業特點、崗位要求以及心理健康等動態培育駕駛員安全行車意識,規范安全駕駛行為。
面對綿陽公交的改變,很多市民都已經切身感受到了便捷,在經開區上班的何女士表示,“現在的公交路線越來越快捷,G1高峰快線中間??空旧?,又不繞路,對我們上下班來說都很方便。公交站設計也越來越人性化,候車更舒心?!?/p>
據了解,全市交通運輸系統將對標國家創建標準,做好統籌調度、協調聯動,推進各項重點項目建設落地,全力以赴開展爭創國家“公交都市”工作。
特別推薦?上海國際客車展? ??上海國際客車展現場參觀報名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