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埃塞媒體2025年4月2日報道稱,為破解城市交通頑疾,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市政府2日宣布正式投運100輛電動公交車。這一舉措標志著該國通過深化公私合營(PPP)模式推進城市交通現代化取得重要突破,同時也為非洲國家推廣清潔能源交通提供了示范樣本。
在2日舉行的投運儀式上,亞的斯亞貝巴市交通局局長亞比巴爾·阿迪斯(Yabibal Addis)表示,此次引入的電動公交車將由私營企業負責運營,是政府與私營部門在交通領域合作的典型案例。“通過政企協作,我們不僅優化了資源配置,更激發了市場活力。”他透露,市政府計劃未來繼續擴大電動公交規模,預計未來三年內將再增加300輛新能源車輛。
數據顯示,近年來埃塞政府通過交通改革已取得顯著成效:全市公交車總量從610輛增至1170輛,日均載客量突破110萬人次。目前城市綜合交通系統每日服務市民達370萬人次,較三年前增長45%。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已新建公交樞紐39座、停車場154處,并完成170公里自行車專用道建設。
亞的斯亞貝巴市長阿達內徹在儀式上指出,交通發展始終是市政建設的重中之重。“這些電動公交不僅將緩解市民出行壓力,更是我們踐行綠色發展的具體行動。”她特別提到,半年前投放的150輛電動迷你巴士已累計減少碳排放1.2萬噸,相當于種植了6萬棵成年樹木。
埃塞交通運輸和物流部長阿萊穆·西梅(Alemu Sime)強調,發展新能源交通是破解能源依賴的關鍵舉措。目前該國交通運輸領域化石能源消耗占比仍高達78%,政府計劃到2030年將該比例降至50%以下。為此,埃塞已出臺包括稅收減免、充電基建補貼在內的系列政策,鼓勵更多像貝拉內·金迪集團(Belayneh Kindie Group)這樣的本土企業參與綠色交通建設。
觀察人士指出,作為東非地區首個大規模推廣電動公交的首都城市,亞的斯亞貝巴的實踐為發展中國家破解“城市病”提供了新思路。通過PPP模式調動社會資本,結合電網升級和可再生能源開發,埃塞正在探索一條適合本國國情的交通轉型之路。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