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纜網訊】相關行業測算顯示,今年全球動力電池回收市場規模將從去年的13.1億美元上漲至17.7億美元,漲幅高達35%,到2026年,這一市場規模更有望達到53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同樣超過30%。
在全球電動汽車銷量突破新高之際,電池回收市場也隨之進一步升溫。尤其是隨著電動汽車原材料價格的不斷走高,不少電動汽車生產商都將目光投向回收業務。
車企紛紛布局
去年9月,美國福特汽車宣布與材料生產公司Redwood簽訂合作協議,共同推動動力電池回收業務。今年5月,特斯拉宣布,至少將有92%的電池回收材料用于未來的汽車生產中。今年6月,大眾更是表示首次成功實現了電池材料的多次循環利用,達成電池材料的閉環利用。
我國電動汽車企業在這一領域的布局則更早。早在2018年,比亞迪就提出了電池業務的“可持續發展規劃”,并開始布局電池材料閉環產業鏈。
應對供應危機
業界普遍認為,全球電動汽車生產商爭相加碼動力電池回收業務,正是為了應對持續發酵的動力電池原材料供應危機。
作為動力電池的關鍵礦產,鋰鹽價格在近兩年內持續上漲。截至今年10月第2周,電池級碳酸鋰現貨報價突破53萬元/噸,氫氧化鋰價格也突破了50萬元/噸,較2020年不到5萬元的水平增長了近10倍。
此外,銅、鎳、鈷等關鍵金屬礦物市場也持續火爆,價格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上漲。在此背景下,多家汽車生產商都上調了旗下數款電動汽車的零售價格,以應對持續上漲的成本難題。
需求暴漲 市場擴大
分析機構伍德麥肯茲發布的數據顯示,目前全球每年的鋰需求量約為9.7萬噸,鈷需求量約為18.6萬噸,鎳需求量約為301.4萬噸。到2030年,這3種關鍵金屬的需求量預計將分別達到31.8萬噸、26.4萬噸和427.3萬噸。在充分回收的情況下,到2030年,每年的回收規模將分別達到13萬噸鋰、11.2萬噸鈷及37.7萬噸鎳。
因此,回收廢舊動力電池后進行再提煉,不僅可在一定程度上滿足行業需求,對于缺乏相關礦產的國家也頗為有益。
不僅如此,相關行業測算還顯示,今年全球動力電池回收市場規模將從去年的13.1億美元上漲至17.7億美元,漲幅高達35%,到2026年,這一市場規模更有望達到53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同樣超過30%。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