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浙江省首座加氫站——中石化云南石油麗江環城東路北油氫電服綜合加能站首次加氫成功,正式具備車輛加氫能力,標志著云南省能源綠色低碳轉型邁出重要一步,也為我市打造“綠氫麗江”提供堅實基礎。
中石化云南石油麗江環城東路北油氫電服綜合加能站位于麗江市區,是中石化在云南建設的第一座集加油、加氫、充電、汽服、便利店為一體的綜合能源服務站。據中石化麗江石油分公司副經理楊學良介紹,該站日供氫能力達500千克,每天可為30輛以上氫燃料電池車提供加氫服務。“目前站內有兩個加氫工位,儲氫能力是200千克,有9個儲氫瓶組,能為35兆帕的車輛進行加注。這也是中石化踐行國家雙碳戰略,推動能源革命,踐行‘油氣氫電服’轉型的一個重大舉措。”
該站投入使用后,將為麗江市氫燃料電池車輛運營服務提供有力保障,進一步推動麗江“新能源+電解水制氫”、氫能應用試點城市建設,助力打造“綠氫麗江”城市名片,對我省加氫車輛推廣示范、氫能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記者在加氫站看到,待加氫車輛進入加氫區域后,加氫員會對車輛進行巡視、放置輪擋、連接靜電接地線等安全操作,便開始對車輛進行加氫。在加氫過程中,加氫員在做好現場安全監護的同時,還隨時使用便攜式氫氣檢測儀檢測氫氣是否有泄漏的情況。氫氣加注完畢,加氫員在檢查氣瓶及相關部件無問題后,便記錄加氫數據,解除靜電接地線,移除輪擋,引導車輛駛離加氫區域。
“與加油相比,加氫主要是設備及巡檢次數多了一些。我們制定了一小時巡檢一次的制度,避免氫氣泄漏形成氫氣積聚,避免發生不必要的安全隱患。”中石化云南石油麗江環城東路北油氫電服綜合加能站站經理苑海濤告訴記者。
氫能是一種來源豐富、綠色低碳、應用廣泛的可再生能源,正逐步成為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載體之一。氫燃料電池車相當于自帶氫燃料發電機的電動車,是目前氫能應用的主要場景,今后將在城市客車、市政環衛、工程建設、物流配送等多個場景得到應用。
近年來,中石化積極落實國家“雙碳”戰略,持續推動氫能科技革命性突破,加快氫能在交通、工業等重點領域應用,加快向“油氣氫電服”綜合能源服務商轉型升級。目前,已在全國建成83座加氫站,涵蓋50個城市。2021年8月,麗江市政府與三峽集團云南能投、中石化云南石油、云南省交投集團簽署電解水制氫與氫能應用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攜手推進加氫站項目建設。“根據規劃,中石化云南石油‘十四五’期間將在我省建設3座加氫站,服務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低碳發展。”楊學良說。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