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氫能是未來國家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用能終端實現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載體、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重點發展方向。
氫能產業是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重點發展方向,儼然成為了新能源產業發展的下一個風口。近兩年,氫能產業“跑”出加速發展之勢。
2023年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多部門持續出臺政策,支持國內氫能產業的發展。單就過去2個月,筆者發現,上海、天津、重慶、南陽以及襄陽等一批城市紛紛出臺了支持氫能產業發展的相關政策。
氫能是未來國家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用能終端實現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載體、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重點發展方向,對于進一步加快培育發展新動能,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具有十分重要意義。近日(12月12日),筆者從東莞市發展和改革局獲悉,《東莞市氫能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3—2025年)》(簡稱《行動計劃》)正式印發。
《行動計劃》以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氫能裝備先進制造基地與示范應用核心區為目標,重點推動氫能產業技術創新化、裝備自主化、示范多元化、產業集聚化,并實施研發創新水平提升、裝備制造業全鏈條培育、燃料電池汽車強鏈補鏈等五大工程,加速形成特色鮮明、優勢突出、功能完善、可持續發展的氫能產業生態,推動東莞經濟高質量發展。
目前,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環渤海三大區域氫能產業呈現集群化發展態勢。在氫能技術創新、電解水制氫裝置,儲運裝備和燃料電池等方面,我國已掌握了一批先進技術,高端裝備也在逐步推向市場。
超過1/3的中央企業已經在布局包括制氫、儲運氫、加氫等全產業鏈,加速突破氫能全產業鏈關鍵技術設備瓶頸。事實上,氫能產業發展的關鍵制約因素是氫氣的儲存和運輸。
東莞市《行動計劃》其中提出,到2025年,支持高壓儲氫、液態儲氫等多種儲運技術裝備和加氫機、控制閥組等加注設備的研制及推廣應用,以及氫能產業其他核心技術攻關,詳見下表。
氫能產業核心技術攻關
行動計劃還提出,東莞市將重點推進氫能在以燃料電池汽車為主的交通領域的推廣應用,積極拓展氫能在工業、儲能、分布式能源、新興及交叉領域的替代應用和融合發展,加快形成可復制的示范應用場景及商業模式。到2025年,力爭示范應用燃料電池汽車900輛,建成加氫站20座。
在各國積極踐行低碳環保的催化下,被譽為“21世紀終極能源”的氫能,是綠色清潔、可再生的工業原料,在交通(包括城市公交、出租、環衛車輛、無人機、船舶)、工業、冷鏈物流等多領域擁有豐富的落地場景(可替代汽油、柴油、天然氣等能源),未來有望獲得快速發展。
我國立足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積極推動氫能產業發展,加之眾多國內氫能企業圍繞氫能產業鏈核心氫能裝備和產品持續發力,氫能產業發展潛力勢必會加快釋放。
特別推薦:氫能與燃料電池展參觀報名http://chinaiut.mikecrm.com/JGxgLEl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