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7日,由中鐵隧道局、中鐵工程裝備集團聯合研制的世界高鐵最大直徑泥水平衡盾構機——崇太長江隧道“領航號”在浙江杭州成功下線。
“領航號”盾構機刀盤直徑15.4米,主機長約15.8米,總長約128米,主機重約2600噸,將在深達89米的長江水下獨頭掘進11.325千米,是世界高鐵獨頭掘進距離最長、直徑最大、穿越長江水下最深的盾構機。該盾構機搭載了智能掘進、智能拼裝、超前地質預報、盾尾密封安全預警、設備狀態在線監測等國內領先的智能化系統,可實現隧道智能建造、設備狀態可感可知。
中鐵隧道局承建的崇太長江隧道起于江蘇省太倉市,穿江而過止于上海市崇明區,隧道全長14.25千米,其中盾構段長13.25千米,設計時速350千米,為單洞雙線高速鐵路隧道,是滬渝蓉高鐵全線控制性工程,也是目前建設標準最高、掘進距離最長、規模最大的世界級高鐵越江隧道工程。
項目建成后,將首次實現高鐵穿越長江不減速的壯舉,在上海都市圈、南京都市圈間建起一條快速新通道,對優化沿長江地區鐵路網布局、服務長江經濟帶協同發展、推動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等具有重要意義。
為崇太長江隧道量身打造的“領航號”盾構機將穿越粉細砂地層,面臨軟弱地質、含瓦斯有害氣體與高水壓透水地層條件下超長距離掘進泥水環流、物料運輸、隧道軸線精準控制、通風管理、同步襯砌及后期運營安全保證等工程技術難題。
為此,相關人員對“領航號”盾構機進行了針對性精心設計,精心選材,確保刀盤、主軸承、主排漿管等關鍵部件耐用性;優化結構,保障盾構內外密封強度滿足承壓需求;突出安全,強化防爆與通風系統,確保平穩穿越瓦斯地層;智能管控,搭載項目自主研發的智能掘進控制系統以及全方位監測預警系統,實現智能掘進,替代傳統司機操作,保障工程安全質量。
“領航號”盾構機下線后將被拆解運往上海市崇明區中鐵隧道局崇太長江隧道3號豎井施工現場進行重新組裝,預計在4月開啟越江之旅。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