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上午,深圳第一個國際氫能產業園區在鹽田正式揭牌。國際氫能產業園區將分兩期建設,一期總用地約9569平方米,擬打造鹽田國際科技零碳城核心區和啟動區;二期總用地6284平方米,擬建設復合能源站。
氫能作為前沿技術和新興產業,首次被寫入中國“十四五”規劃,深圳“十四五”規劃還明確將氫能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點領域,突出了深圳在氫能產業發展中再拔頭籌的決心。國際氫能產業園的正式揭牌不僅是鹽田區落實“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的積極舉措,也意味著鹽田區在構建綠色低碳產業體系、打造產業轉型升級新增長點的高質量發展道路上邁出的重要一步。
鹽田區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書記汪大鵬在致辭中表示,去年,深圳正式發布了《深圳市氫能產業發展規劃(2021-2025)》,鹽田區委、區政府大力支持氫能產業發展,“建設大灣區氫產業示范港”已寫入2022年區政府工作報告,希望園區能充分利用鹽田區得天獨厚的大灣區氫能產業創新協同優勢、氫能生產技術優勢、先進制造業優勢以及鹽田港重要示范應用場景的獨特優勢,繼續聚集氫能產業聯盟“氫友圈”,打造以氫能為抓手的綠色鹽田。
中廣核資本控股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張啟波表示,作為鹽田區氫能產業的重要戰略合作伙伴,將進一步利用零碳基金的重要合作成果,圍繞氫能“制-儲-運-加-用”等環節的關鍵零部件技術鏈、產業鏈、創新鏈,促進鹽田區氫能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和集聚發展,將氫能零碳產業打造成為鹽田新的經濟增加極,產生具有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的氫能零碳產業生態體系。
在揭牌儀式上,鹽田區發改局和首批入園意向企業代表簽訂了入園意向書。雙方共同將鹽田區打造成為氫能高科技產業高地、氫能技術研發高地和氫能示范應用高地。
根據規劃,鹽田國際氫能產業園將立足大灣區氫能產業創新協同發展優勢、氫能生產技術優勢、先進制造業優勢,結合鹽田港重要示范應用場景優勢,打造集研發、生產、示范作用于一體的氫能產業基地,完善氫能產業用氫測試等設施,依托“灣區零碳科技產業基金”,聚焦燃料電池系統、燃料電池電堆及關鍵零部件等方面,吸引眾多龍頭企業落地,促進產業鏈上下游高質量協同發展,不斷引進、孵化科技含量高、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氫能公司,努力在五年內培育2-3家氫能上市企業。
到2025年,形成較為完備的氫能產業發展生態體系。基本形成氫能產業鏈加、用環節產業鏈布局,培育重點領域不少于7-8家優質企業,進一步完善產業基礎設施,初步形成產業生態體系,實現氫能在重型運輸、特種裝備等前沿領域的應用示范,產值規模達100億元。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