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司成立十周年之際,堅持“醇氫+電動”兩大核心技術路線的遠程再次迎來市場回報。繼2023年1180臺純電動客車交付杭州之后,吉利星際客車又中標杭州公交集團2024年987臺純電動城市公交客車采購項目。同日,遠程與廣州市白云區人民政府、廣州市公共交通集團簽署多項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動醇氫電動汽車產業發展。
那么,遠程創新打造的醇氫電動特色戰略技術路線為何越來越被各方認可?它將解決公共交通行業面臨的哪些痛點難題?又將對公共交通新能源化帶來哪些深遠影響?
眾所周知,公共交通領域是國內最早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的領域之一,在新能源公交車推廣進程中,由于政策和基礎設施等原因使然,純電動技術路線一直占據主流地位。但是隨著補貼政策的逐步退坡,以及在一些應用場景中的局限性,過分依賴純電動這一單一技術路線,讓公共交通領域新能源化發展面臨著諸多難題。
因此,必須要打破新能源化等同于純電動化這一固有認知,采取多元技術路線并舉策略,才能幫助新能源公交推廣走出轉型陣痛期。
為此,依托吉利在甲醇領域近20年的積累,遠程打造出醇氫電動特色戰略技術路線,在豐富公共交通新能源化技術路線的同時,緩解了中國能源安全和交通領域的碳減排問題。作為汽車電動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電動化技術的升級發展,醇氫電動有效彌補了純電動以及氫燃料的應用短板,通過充分發揮醇氫生態全產業鏈優勢,開創了一種用商業化驅動取代政策性驅動的全新可持續發展模式。
首先,里程焦慮一直是公交企業運營新能源客車的最大難題,尤其是在極寒和極熱環境條件下,電池衰減嚴重以及安全隱患高,都給公交企業運營帶來了極大的困擾。采用甲醇增程與純電驅動結合的醇氫電動公交車,由醇氫車載發電系統、電驅動系統、電池、電控與超級熱管理系統構成,以綠色甲醇為能源,通過高效的醇-電轉化系統實現在線補電,公交車輛續駛里程可達500公里以上,成功解決了公交企業里程焦慮等實際運營痛點問題。相比氫燃料電池技術,醇氫電動不依賴于國家補貼,解決了氫能儲運的安全性和成本問題;對比純電動車,無需高度依賴充電樁,有效解決了用戶的補能焦慮。尤其是在我國北方地區,醇氫電動技術徹底解決了極寒氣候條件下純電動汽車續航里程衰減問題,成為寒區新能源技術最優解。
第二,在能耗成本方面,醇氫電動客車相比燃油車和電動車更低。目前,遠程醇氫電動產品現已全面產業化運營,產品的環保性、經濟性、適用性、可靠性已經得到充分驗證。遠程旗下吉利星際醇氫電動客車已在天津、大慶等地實現批量運營。據天津濱海公交公司實際測算顯示,相較之前的純電動客車,每百公里能耗節省成本37.9元,節能約1/3。
最后,在公交運營場景中,場站建設環節也是公交企業難以繞開的痛點問題。隨著乘客多元化需求的日益加速,公交運營早已從傳統公交線路演變為多元且分散化的線路運營模式組合。除了城市主城區以外,許多遠郊區沒有駐場條件的場站,普遍面臨無法布置充電樁等設備難題,這給公交企業發展新的運營模式帶來了阻礙。正是基于此,遠程推出了“撬裝站+合作站+自營站”補能無憂的配套設施方案。特別是撬裝站的布站形式,可根據客戶需求及公交運營場景靈活地臨時性布站。在打造高效率、可移動補能平臺的同時,可以讓補能建設成本低至僅為傳統充電站的10%,全方位地為公交運營企業降本增效。
在進入到新能源汽車后補貼時代之后,遠程通過提供醇、車、站等一體化公共交通解決方案,推動醇氫電動生態商業化方案持續落地,必將成為公交、出租、環衛、郵政、城市物流配送等公共運輸領域全面新能源化的強大助推器。
特別推薦:上海國際客車展參觀報名? ? ??上海國際客車展展位預定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