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能是目前我國正在加速發展的一種清潔能源,氫氣的熱值大約是石油的三倍,不僅能量密度高,而且容易獲得,只要電解水就可以產生。雖然我國是產氫大國,但是在氫能的應用上,主要集中在化工領域,交通運輸領域的氫能車還只是剛剛起步。如何拓展氫能的應用范圍,讓氫能加速走進我們的生產、生活,各地都在積極探索。
在縉云縣的一間會議室里,來自縣政府、環保、安全、能源等部門的負責人,正在為推進一個全國首創的山村氫能項目想辦法。小山村里也有氫能了?為什么要縣政府這么多部門共同推進?記者帶著這些疑問,來到了項目所在地——縉云縣五都村。在開闊地帶的這一片白色房子,就是當地供電公司新建的山村氫能站。
不僅如此,五都村原本是貧困村,通過種植茭白和養殖麻鴨逐漸致富,但同樣帶來了很多農牧廢棄物,如何用自然循環的方式處理這些廢棄物他們一直犯愁。經過縉云縣政府的努力,通過引進氫能相關企業,在五都村探索建設了全國首個基于鄉村場景的綠色氫能示范工程,驗證氫能近零碳排放分布式綜合能源供應技術。
群策群力 助山村氫能項目落地應用
通過氫氣提純以后的沼氣,不僅二氧化碳含量大幅減少,燃燒效率也從55%提高到95%,無污染、可循環。然而,技術驗證雖然已經完成,但是這樣生成的生物天然氣若要投入民用,全國還沒有先例可循,生產出來的氫氣,只能存儲在縉云縣五都村的儲氫罐里。
為了幫助這個山村氫能項目落地應用,縉云縣多個部門已經召開了多次現場會,希望通過試點應用的辦法,一步步地推進。
如今,為了拓展氫能的使用方向,在廠區內投入了兩臺氫能叉車,同時為了驗證生物天然氣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在村里鋪設了專用管道,將生物天然氣接到了村里的食堂。
縣環保、安全等部門也試圖在兼顧安全發展和生態環保的前提下尋求符合實際的可行性方案,破解氫氣使用的壁壘。
山村氫能探索不停步 促進生態良性循環
記者調研了解到,今年,縉云縣計劃建設一個液化氣加氣站,方便村民使用。不僅如此,山村氫能發展的探索之路還在繼續著。在不久的將來,一旦生物天然氣接入村民家中,這個美麗的小山村,將實現用電來自光伏、風電、水電等可再生能源,用氣來自生物天然氣,真正實現“零碳”用能,促進生態良性循環。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