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碳峰值和碳中和目標的推動下,氫燃料電池技術發展迅速。但這還不夠。許多商用車公司正在為氫發動機開發另一種形式的氫能源。
記者從工業和信息化部獲悉,該部將支持開發無二氧化碳排放的氫發動機。下一步,它將積極與相關部門合作,制定氫能發展戰略,并支持將氫燃燒發動機納入其中。
中國將制定氫能發展戰略
工業和信息化部在對十三屆會議第四次會議第5736號建議的答復中作出了這一聲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工業和信息化部表示,2017年4月,我部、發展改革委和科技部聯合發布了《汽車工業中長期發展規劃》,明確指出“先進燃料汽車的研發,推廣混合動力電動汽車和替代燃料汽車“在天然氣、生物質和其他資源豐富的地區,允許車輛出廠時名義上重復使用石油和天然氣,開展試點和生產活動,促進車輛能源的多樣化發展。下一步,我們部門將積極與相關部門合作,制定可再生能源發展戰略。同樣重要的是,委員會建議就氫燃料能源的使用和研究以及促進氫燃燒發動機的納入制定一項指令。”
工信部還建議,在技術進步和氫發動機應用推廣的基礎上,進一步評估現行標準體系的適應性和差異性,提前安排相關標準的初步研究,及時推進急需標準的制定,有效支持氫能汽車的科學合理發展。
氫能開發的上升迫使制定規則
現在是中國明確其氫能發展戰略的時候了。
“目前,燃料電池技術正在加速改變全球能源格局,氫能已引起世界主要國家的關注。中國許多省市相繼建立了氫能產業,氫能的安全使用和氫能的技術和成本逐步突破。氫能產業已開始進入示范階段,并已開展商業化。“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專家表示。
2021,中國許多地方的加氫站建設被列為中央和地方任務。廣東佛山、安徽蕪湖、河南鄭州、山西太原等城市的加氫站數量已超過30座;在整個德國,運營氫氣加注站的公司數量也超過了20家。
“氫能發展的上升趨勢正在推進,但隨著發展的上升,相應的政策、制度、建設和其他方面必須一致。”上海大學理學院院長、可持續能源研究所院長張久軍表示,對于氫能的下游發展,他希望,相關政府部門和工業機構可以明確氫能的定位,明確不同類型氫的定義和標準,并逐步擴大應用領域。
大型商用車公司正在積極規劃新的內燃機
負責氫開發戰略部門的氫燃燒發動機是什么?
氫燃燒發動機可以簡單地理解為燃燒氫氣的發動機。與目前流行的氫燃料電池原理不同,氫燃燒發動機在吸氣、壓縮、做功和排氣四個小節之后將化學能轉化為機械能。
Huma Technology總經理劉漢如表示,歐洲目前正在大力發展氫工業。除了氫燃料電池,歐洲幾乎所有主要商用車發動機制造商都關注。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