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氫能展獲悉,3月4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印發《河南省加快制造業“六新”突破實施方案》,其中提到:
四、大力發展新材料
(一)提質發展先進基礎材料。
4.先進無機非金屬材料。推進先進無機非金屬材料向綠色化、功能化、高性能化方向提升,實現從耐材、建材等傳統領域向電子信息、航空航天等新興領域拓展。重點發展芯片制造、油氣鉆探等領域用復合超硬材料及制品和關鍵裝備,擴大應用領域,打造全球最大的超硬材料研發生產基地。聚焦細分領域,加快發展吸附分離、高效催化分子篩材料,空心玻璃微珠材料,氣凝膠材料等先進無機非金屬材料,重點發展功能耐火材料、高效隔熱材料、氫冶金用關鍵耐火材料等,積極發展優質浮法玻璃、超薄玻璃等新型玻璃和特種水泥、絕緣及介質陶瓷等新型建材。
(二)培育壯大關鍵戰略材料。
3.新型動力及儲能電池材料。大力發展正負極、電解液、隔膜等金屬離子電池材料,布局發展鈉離子電池、全(半)固態電池產業。突破發展質子交換膜、膜電極、催化劑和擴散層等氫燃料電池關鍵材料,建設國家氫燃料電池產業基地。重點發展晶體硅光伏電池材料和化合物薄膜,開發大尺寸單晶硅、多晶硅太陽能硅材料、多晶硅薄膜等,研發新型高效鈣鈦礦電池材料和銅銦鎵硒等薄膜電池材料,打造“硅烷—顆粒硅—單晶硅片—電池片—組件—電站”產業鏈。
五、積極打造新裝備
(三)引育發展戰略前沿裝備。
氫能裝備。聚焦制氫、儲氫、加氫、氫能發電等環節,全面提升高端氫能裝備供給能力。突破低成本、高效率、長壽命質子交換膜電解制氫、高溫固體氧化物電解制氫成套工藝,加快發展制氫裝備、氫氣純化裝備和儲氫供氫裝備,提升關鍵閥體和高壓件配套水平。開展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關鍵材料、部件批量制備技術研發攻關,研發燃料電池系統、車載供氫系統等氫能發電裝備。
六、多元拓展新產品
(二)提高工業設計水平。鼓勵企業優化提升產品功能、結構、形態及包裝設計能力和水平,加快發展智能化產品、節能環保產品、適老化產品和創意產品。在重點產業領域培育建設一批省級、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和研究院,定期舉辦省級工業設計大賽,推廣先進設計理念,加強人才交流合作。引導裝備制造企業提升集成設計和解決方案服務能力,食品企業提升產品功能、包裝和品牌設計能力,鋼鐵、有色、化工、建材企業提升節能環保綠色設計能力,家電家居企業提升智能化、適老化設計能力,紡織服裝企業提升時尚創意設計水平。加快補齊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氫能儲能等領域設計短板。到2025年,全省建設20個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300個省級工業設計中心。
特別推薦: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展參觀報名??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展展位預定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