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有跨區的公交車了,老年人到蓬街衛生院看病買藥,坐公交車就能直接到,方便多了!”近日上午,臺州市路橋區蓬街鎮南新市村的公交車站旁,村里請來了大鼓隊,慶祝直通村口的新133路公交車正式運行。
同樣關注著這條公交線路的,還有蓬街衛生院院長朱賢呈,“我早上得知133路公交車通到我們衛生院附近了,真是謝謝!”
朱賢呈所說的,就是蓬街鎮百姓的期盼。在今年2月召開的路橋區第六屆人代會上,朱賢呈第一次以路橋區人大代表的身份,帶去了當地百姓的呼聲期盼——《關于完善城鄉微公交線路,解決老年人等特殊群體出行難的建議》。
“以前在蓬街,大部分線路沒有將老年人經常出行的醫院、學校、菜場等連接起來,給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的出行帶來了非常大的不便。合理調整現有的公交線路,可以增加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朱賢呈說。
在此次人代會后,路橋區交通運輸局和發改局有關負責人特地帶著公交公司到蓬街鎮實地察看,并回應了朱賢呈提出的這一議案,落實了老百姓的訴求——通公交。
“南新市公交首末站”—“新蓬南路東方大道口”—“蓬街鎮政府西”—“蓬街衛生院北”—“浦東村”……從工作人員處獲悉,現在,新的133路公交車從臺州市椒江區“江濱路公交首末站”一路通到蓬街鎮的“南新市公交首末站”。而這,意味著蓬街鎮南新市村通上了跨區公交,村民們還能搭乘這一路公交車,一路向北,到椒江七號碼頭,乘島際交通船去大陳島,看看“東海明珠”的風光水秀。
公交車要通行,關鍵的前提是路是否通暢。
安裝路燈、畫人行道標識、鋪設綠化帶……今年6月,蓬街鎮衛生院門前的振蓬東路正式投入使用。
家住衛生院附近的村民應金法就是一步一步看著路從無到有、從窄到寬的見證者,他說:“衛生院移過來后,一開始在這里造了一條12米寬的路,但是由于來醫院的老百姓太多了,路兩旁都停滿了電瓶車,車子開不進來,老年人連行走也有困難。現在道路增設至24米寬,衛生院的救護車也能自如通行運轉了。”
據悉,蓬街常住人口有10萬人,衛生院的日接待量達到4000多人,這里的道路出行問題,一度是當地老百姓的“煩心事”。現在,隨著路“通”了,跨區的公交車來了,老百姓的心也“暢”了。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