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津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走深走實”系列專題新聞發布會,介紹交通建設成果。
天津市交通運輸委主任王志楠介紹,隨著去年底津興城際開通運營,“軌道上的京津冀”基本形成,實現4條高鐵通北京、1條高鐵通雄安、多條高鐵聯周邊,高鐵通車里程由2013年的245公里增加到410公里,筑起了京津雄0.5-1小時的通勤圈、京津冀主要城市1-1.5小時交通圈。去年,被譽為“黃金走廊”的京津塘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順利開工,目前已實現6條高速通北京、2條高速通雄安、毗鄰地區高速互聯互通,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由2013年的1103公里增加到現在的1358公里,實現京津雄1小時、京津冀主要城市3小時通達。打通武清高王路與北京通清路,省際接口路全面實現同標準對接。目前,天津鐵路、高速公路密度均位居全國前列。
同時,在鐵路部門的大力支持下,京津城際增開重聯和長編組列車,運力提升18%,高峰時段群眾購票難問題初步緩解。京津城際延長線實現“鐵路e卡通”掃碼乘車,隨到隨走。三地持續深化政務合作,實現5類電子證照互認共享、5個事項“同事同標”,共享行業大數據約6億條。
“智慧綠色港口建設再創佳績,天津港大型集裝箱設備自動化占比超過60%,太平洋國際集裝箱碼頭獲評五星級綠色港口,焦炭貨類實現100%清潔運輸;樞紐港口建設再上新臺階,天津港集團設立北京服務中心、入駐雄安新區綜合保稅區,環渤海內支線重箱運量同比增長25.2%,海鐵聯運完成122.7萬標箱、中歐(中亞)班列完成8.5萬標箱,均位于全國沿海港口前列,2023年集裝箱吞吐量超2218萬標箱,保持全球第八位。去年,國際郵輪母港在北方港口中率先復航,成功舉辦國際航運產業博覽會。”王志楠說道,“天津機場恢復加密客運航線,建設異地城市航站樓,升級乘機服務,2023年完成旅客吞吐量1847.3萬人次,同比增長216.2%。”
王志楠表示,下一步,天津將鞏固提升“軌道上的京津冀”建設成效,加快建設津濰高鐵、京濱城際南段,為京津冀協同發展、京津同城化發展注入新動能。其中,津濰高鐵、京濱城際是國家“八縱八橫”高鐵網骨架中京滬第二通道組成部分,是國家重點工程。京濱城際起自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經河北廊坊及天津寶坻、北辰、東麗,至濱海新區濱海西站,線路長約98公里,項目北段工程(寶坻至北辰)已于2022年開通運營,目前正在加快建設項目南段(北辰至濱海新區)。津濰高鐵起自濱海新區濱海站,經濱海新區、河北滄州、山東濰坊等城市,至濰坊北站,線路長約350公里。兩個項目開工一年多來,先后完成了大型臨時設施,天津機場1號、2號、濱海新區海河隧道盾構始發等重大控制性節點工程,今年上半年兩條高鐵的隧道盾構工程將全部完成始發作業,今年底京濱城際(華明鎮至機場段)將完成盾構施工。兩條高鐵計劃2027年同步開通運營。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