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州地鐵集團下屬福州軌道交通設計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福軌院”)獲評“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作為國家級資質認定,“高新技術企業”稱號是中國科技企業的最高榮譽之一。
近年來,福軌院秉承“創新為本,技術先行”的理念,聚焦BIM正向化、綠色低碳技術等研究方向,研發經費連續三年投入同比增長20%以上,深入開展科研工作。福軌院已完成科研課題29項,擁有3項發明專利、34項實用新型專利和19項軟著。企業先后獲得“臺江區科技創新示范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福建省科技“小巨人”企業等各級榮譽。
BIM+賦能地鐵設計
BIM技術是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縮寫,這種方法支持建筑工程在數字集成管理環境下設計、建造、管理。近年來,福軌院持續深耕BIM正向設計領域,先后開展《基于BIM的風水電正向設計研究》《基于BIM的地鐵車站火災報警系統自動化設計及環控柜原理圖自動化設計研究》等課題研究,并將研究成果反哺地鐵建設。地鐵5號線前錦路站首個裸吊頂車站應用了BIM精細化設計,裸露管線帶給車站空間獨特的秩序美感。地鐵5號線陣坂站、4號線1標段基于BIM進行裝配式冷水機房設計、廠外生產、裝配安裝,顯著實現高效施工。福軌院自研的BIMmetro三維設計產品已實現基于BIM模型的暖通負荷自動計算、自動布燈、自動布插座、自動布火災報警末端設施、電纜清冊自動統計、綜合支架自動計算選型等一系列功能,實現三維正向設計在機電專業上落地應用,取得良好示范效應。
此外,BIM研究成果獲得“福建省第四屆建筑信息模型技術應用大賽二等獎”“第二屆新基建杯智能建造優秀BIM設計案例賽組二等獎”等多項省、行業榮譽。
建設綠色環保地鐵
綠色環保地鐵有利于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減輕環境污染和氣候變化的壓力。基于此,福軌院牽頭開展《“綠色城軌”發展背景下-福州地鐵低碳運行管控平臺研究(一期)》《車站用電負荷及典型設備用房發熱量實測研究》等綠色低碳科研工作,研究第三輪建設線路綠色城軌各項標準,為打造“綠色城軌示范工程”,構建綠色低碳軌道交通,助推綠色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和臺江區科技創新示范企業兩項榮譽稱號是對福軌院自主創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轉化能力的重要評價,有利于提升公司品牌形象,提高市場價值,吸引核心人才。未來,公司將繼續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化技術研發,擴大市場份額,為福州軌道交通事業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