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成都軌道集團下屬成都軌道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聯合浙江眾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眾合科技”)、成都西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共同組建的成都眾合數智軌道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成都眾合軌道”)在蓉成立,實現成都軌道產業“數智化”轉型發展又一關鍵產業布局。
成都軌道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成都眾合軌道將打造眾合科技“數智化交通產業全國總部”,運用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互聯網等信息技術,推進智慧車站、線網指揮中心、多專業線網級智慧維保管理體系建設,促進機電系統不同專業間的信息互聯互通,推動地鐵運營生產業務數字化協同管理和全景智慧化呈現,打造城市軌道交通“智慧大腦”,實現軌道交通從業務數據化、場景智能化到全面智慧化的跨越。
“城市軌道交通專業交叉、系統復雜,通過打造‘智慧大腦’,以后通過‘數智化’新技術將帶來更高效的管理手段,也會給乘客帶去更便捷的乘車體驗。”成都軌道集團相關負責人舉例說,今后,在成都城市軌道交通的運營管理端,工作人員可通過多線路、多專業的“一張網”,對線網車站客流情況以及設備運營狀態實時監測,實現行車組織優化調度以及應急事件高效處置。同時,通過打造的乘客智慧服務平臺,可為乘客提供需求智能后臺一鍵應答。
近年來,成都軌道集團已先后與中車四方、中車長客、交控科技、北京鼎漢等專業頭部企業合作,推動成都軌道裝備智慧工廠、基于感知的全自動列車運行控制系統等“數智化”產業項目落地成都。同時,成都軌道集團整合產業鏈創新資源,分別與西南交通大學、中車時代電氣、中車時代新材聯合打造“產學研用”一體化聯合創新平臺,聯合中車成都公司建設“2025智慧型全自動行車試驗平臺”等開放型試驗平臺。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
截至目前,成都軌道集團已成功研發30余項成都“智”造新技術,11項技術達到國際、國內先進水平,其中10項科創成果已實現產品化應用。以備受期待的軌道交通資陽線為例,該線路將在今年年內開通初期運營,采用4A編組列車,最高運行時速可達160公里,創新運用了成都軌道集團研發的多項科研技術成果。比如,“車輛360°外觀圖像故障檢測系統”集高清圖像采集、實時大容量圖像數據存儲分析、故障識別等功能于一體,可實時檢測車輛外觀及懸掛部件的完整性。而通過安裝在列車上的“軌道智能巡檢系統”,可隨車實現對鋼軌剝離掉塊、螺栓松動、道床異物等31項軌道可視病害的自動檢測。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