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上午,在徐州地鐵3號線二期工程04標段徐鋼醫院站—下淀站施工現場,項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設中。記者看到,徐鋼醫院站的站廳層已經初現雛形,地鐵軌道正在有序鋪設,拾級而下,在地下20米深處,約85米長的首臺徐州本土企業——中煤隧道工程有限公司的“中煤一號”盾構機蓄勢待發。
“6月12日上午10時,‘中煤一號’盾構機正式始發,標志著我們標段工程建設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徐州地鐵集團建設分公司該標段項目工程師姬祥告訴記者,目前,區間左、右線盾構機均已吊裝下井,其中左線盾構已調試完畢整裝待發,右線盾構進行組織調試中,計劃明年2月底實現區間盾構雙線貫通。
據介紹,徐鋼醫院站—下淀站區間采用盾構法施工,線路出徐鋼醫院站后,沿下淀路向西敷設,依次側穿楊莊加油站、徐鋼總廠第五宿舍公寓、糧運加油站、物資市場接待中心、水源井,下穿鐵路,側穿下淀社區34、35、36、37#樓,最終連接3號線一期起點站下淀站,區間全長約1078米。
區間盾構掘進涉及的巖層主要為閃長斑巖、強風化砂質石灰巖、中風化砂質石灰巖等高強度巖石,徐鋼醫院站—下淀站區間采用“中煤一號”“中煤二號”2臺全新中鐵工程裝備制造的復合土壓平衡盾構機,整機總重量約560噸,針對區間高強度巖石地層及周邊復雜環境進行專項設計,刀盤直徑6440毫米,采用重型結構設計,6主梁、6副梁結構形式,具有46個滾刀刀刃,增強了刀盤中心區域的強度、剛度,大大提高了破巖能力,能夠保障在不同地層中掘進。同時,施工方也對螺旋機、皮帶機、渣土改良系統、同步注漿系統及后配套系統進行了升級加強。
徐州地鐵3號線二期工程于2020年11月28日全線動工,線路全長6.5公里,包含6座車站、6個區間和一個停車場,建設工期50個月,概算總投資約54.98億元。途經站點分別為后蟠桃村站、蟠桃山站、馱藍山站、金山橋副中心站、徐鋼醫院站和下淀站。徐鋼醫院站是3號線二期工程的第五座車站,位于下淀路與徐鋼西路交叉口,沿下淀路東西向布置,為12米站臺、地下兩層島式車站,與遠期地鐵7號線通道換乘。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