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24日上午,中國城軌協專家學術委員會在北京組織召開《城市軌道交通云平臺運維規范》團體標準提案審查會,邀請來自北京、廣州、成都、武漢等地的業內七名專家,對太原軌道集團提報的“城軌云平臺運維規范”進行專家立項評審。會議以遠程視頻形式舉行,由中國城軌協專家學術委員會邢智明主持,太原軌道集團總經理劉建文、副總經理李旭東出席會議,信息管理中心相關人員及參編單位參加會議。
太原軌道集團“城軌云平臺運維規范”是對太原城軌云平臺運維實踐的全面梳理、歸納和提煉。作為國內第一個嚴格按照中國城軌協規范建設的城軌云平臺,太原城軌云平臺自開通以來,在缺少行業運維規范的情況下,堅持先行先試、敢于大膽探索,不僅已平穩運行18個月,更憑借“雙零雙百”的優異成績,于8月10日喜獲中國城軌協頒發的“軌道交通2022年度運營獎”。當此之際,恰逢中國城軌協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關于征集2022年度團體標準制修訂項目的通知》發布,太原軌道集團秉持“開放”“共享”的理念,根據申報范圍及自身優勢,將“城軌云平臺運維規范”作為申報方向,迅速組織聯合國內其他軌道公司、設計院、運維單位、設備廠家等開展了規范編寫及申報工作。
在此次提案評審會上,與會專家對太原軌道集團“城軌云平臺運維規范”給予了高度認可和充分肯定,一致認為其貼合城市軌道交通云平臺運維的實際需求,十分必要和及時,建議予以立項。下一步,太原軌道集團將在認真吸納專家意見的基礎上,牽頭有關單位盡早完成規范編寫,早日填補業內空白,持續夯實城軌云平臺運維基礎。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