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中車100號”盾構機順利抵達中山公園站接收井,標志著錫澄S1線最長盾構區間——江陰外灘站至中山公園站區間右線(總長達2.67公里)順利貫通,為錫澄S1線年內實現隧道區間全面貫通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攻克“卡脖子”工程
助力長距離盾構掘進
長距離隧道區間需要設置中間風井以滿足通風及其他功能需要。由于方案圖紙優化、市政遷改難度大等原因,中間風井一度成為全線洞通的“卡脖子”工程。在江陰市政府、交通局、交警大隊等各方大力支持下,參建單位成立了市政遷改攻堅突擊隊,掛圖作戰,克服了交通疏解、綠化遷移、管線遷改等一系列前期問題,最終確保各項條件滿足中間風井主體結構施工需求,為盾構隧道的掘進施工提供了堅實保障。
實施新虹橋拆復建
用心架起百姓幸福橋
江陰外灘站至中山公園站盾構區間下穿原新虹橋中幅橋梁,需對原新虹橋中幅橋進行拆除,待完成盾構施工后,再進行恢復。參建單位巧妙利用兩側舊橋進行交通導改,保證市民日常出行。施工中,參建單位還通過預加固、監控測量等手段,降低對周邊百姓的影響。僅用了120天,新虹橋就恢復了通車,架起了百姓幸福民生橋。
戰高溫保生產
爭做“炎”值擔當
施工過程中,隧道區間平均溫度維持在40℃以上,施工區域最高溫度超過50℃。為了改善施工人員作業環境,參建單位及時調整施工方案,通過限定作業時間,增加作業人數,設置鼓風機,提供防暑降溫物品等措施,確保人員作業安全與工程進度。
挑大梁、扛重責,力拼三季度,決勝下半程。錫澄S1線將以“保架梁、保貫通”為沖刺目標,動態調整施工組織、科學推進工程進度,奮力沖刺,確保錫澄S1線各項節點目標如期完成!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