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在中鐵二十二局三公司廈門北公交樞紐項目,項目黨支部書記兼總工程師曾亮和同事們選擇春節堅守一線。
廈門北站是廈門最主要的鐵路樞紐,為一等站,服務于全國性客流。廈門北站公交樞紐設在既有鐵路與新建福廈客專主線的夾心地帶,像夾心餅干一樣被兩條在廈門北站匯聚的鐵路夾在中間,項目部的施工任務包括建設地上公交到達層和地下出發層,總建筑面積2.68萬平方米。同時,在樞紐站建設的地下,是廈門地鐵4號線兩條盾構隧道。
施工現場腳手架林立,駐足其中人顯得格外渺小。工人們有的彎腰俯身綁扎鋼筋,有的三五成群安裝模板,還有的在指揮吊車運送材料……現場忙碌而有序。曾亮介紹,春節期間項目部的主要任務就是把主體工程搶出來,基礎如果暴露太久既對地下運行的地鐵帶來安全隱患,又給鐵路的安全運營帶來隱憂。
“在這種條件下建公交樞紐站,就像給心臟裝支架一樣困難?!闭勂鸾ㄔO過程,曾亮對項目開工以來克服的重難點如數家珍。去年在樁基施工時,最近的一根鉆孔灌注樁離地鐵只有3米多。為了保障不影響地鐵運行,他們改了十幾次方案,幾經專家論證,采用預降水、自動化實時地鐵監測等輔助措施,順利完成了鄰近地鐵隧道所有樁基施工。
同樣選擇春節堅守崗位的還有曾亮的徒弟、現場技術員吳文杰,他全程參與了項目的樁基施工?!皹痘┕さ恼麄€過程我們都小心翼翼,鉆孔哪怕采用旋挖鉆也不敢開足馬力挖,生怕對土體造成擾動?!眳俏慕苷f,項目部不僅在樁基施工中采取了嚴格的管控措施,而且開挖承臺用的是小型挖掘機,臨近設計標高時挖掘停止,換成人工清理,整個基礎施工過程就像是考古發掘一般,生怕對正在運行的鐵路和地鐵造成影響。
吳文杰于2022年7月大學畢業后加入項目部,這是他參加工作后參建的第一個工程,之所以春節選擇堅守崗位,他想親眼看著樞紐站主體結構拔地而起,圓滿完工。
項目部安全員劉維鵬也是堅守崗位的團隊一員。每天上下班,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工地周邊走一遍。“一側是春運中的鐵路,另一側是即將完工的鐵路,防止異物侵入鐵路范圍是我們施工安全管控的重中之重。”劉維鵬邊介紹他的工作重點,邊檢查現場支架、配電箱的施工安全情況。
傍晚,落日照在廈門北站的頂棚上,反射出道道金黃色的光,混凝土泵車伸出支腿,緩緩張開大臂,經過一整天的鋼筋綁扎、模板安裝加固,現場做好了澆筑混凝土的準備。晚上打灰要加班,吳文杰和劉維鵬吃完晚飯又回到工地。第一車混凝土到現場時,天已經完全黑了下來,現場燈火通明,吳文杰預計,澆筑完這片底板要到晚上11點多。
“預計今年6月份,廈門北公交樞紐站就能投入使用,屆時廈門北高鐵站綜合交通體系將更加完善,通過鐵路到廈門旅游的旅客將更加便捷地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抵達廈門全市各區。”項目經理智東海展望道。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