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軌道交通12號線(武昌段)武昌火車站至中央花園站區間(以下簡稱武中區間)右線于1月29日始發,經過長達47天的努力,累計掘進252米,地面未見異常,隧道內管片無破損、無滲漏、無超限,標志著武中區間右線成功穿越淺覆土區間。
武漢地鐵股份公司二級項目經理石徑介紹,武中區間有4個特點:長、急、險、淺。其中,淺是尤為突出的困難,始發端隧道頂部覆土僅5.06米。大多數盾構隧道,需要沿著旋轉梯籠下到深達20米深的基坑底部,但在該區間現場,站在地面就可以與基坑人員交談。
中鐵十一局集團武漢市軌道交通12號線(武昌段)第五標段項目負責人蒿昭東介紹,武中區間淺覆土始發主要受限于既有運營中的4號線影響,同時武昌火車站較一般車站不同,為倒廳車站,從負二層站廳層進站,在負一層站臺層乘車。按照規范要求,土壓平衡盾構施工的覆土最淺不得小于1倍盾構直徑,否則施工技術要求和施工難度將大大增加。
對此,武漢地鐵集團與承建單位中鐵十一局集團有限公司精準化施工,從施工技術要求和技術創新兩個方面進行突破。
為了確保隧道管片無滲漏、無超限,確保拼裝質量,通過“一環一總結”,創新性總結出為管片上“緊箍咒”的辦法。針對淺覆土施工推力較小,管片拼縫較大問題,在推進過程中每施工300毫米就進行一次復緊,管片出盾尾時采用加力桿進行復緊,每環復緊次數不少于4次,確保管片連接成為一個整體。
盾構機掘進過程中,做到“一環一檢測”。每環的出渣量經過盾構機控制系統進行統計外,由土木工程師根據渣土量進行復核,避免超挖。
嚴控盾構機姿態,做到“一環一研判”。嚴格按照設計軸線進行推進,避免蛇形掘進導致管片受力不均勻,影響拼裝效果。同時,小半徑轉彎頻繁,急彎較多,盾構機正常掘進過程中,每環2次測量盾尾間隙,分析管片和盾尾之間的相對趨勢,并以此選擇合適的管片,確保管片拼接不錯臺。
武漢地鐵股份公司副總經理朱知文表示,武中區間盾構成功穿越超淺覆土層是武漢地鐵隧道施工技術的又一次突破,為武中區間左線始發積蓄了經驗。目前,12號線累計有9臺盾構機在正常掘進,另外有5個區間盾構組裝調試已完成,準備始發。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