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助力福州都市圈軌道交通體系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工程院福建研究院重大咨詢研究項目“福州都市圈開行市域列車發展路徑研究”,日前,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何華武院士、原鐵道部常務副部長孫永福院士,率中國工程院、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北京交通大學等單位的30多位院士專家,來福州開展實地考察、調研和座談活動。
調研組乘坐軌道車,考察了福平鐵路福州至長樂東段、福馬鐵路福州至馬尾段、峰福鐵路福州至閩侯段,實地了解車站運量,站房、站臺、股道及利用率,閘機等客運設備,進出站流線,銜接地鐵、公交的接駁距離、時間,停車場設施配備情況等,并聽取客流情況、開行市域列車的設施設備適應性等情況介紹,提出了一些建設性的意見建議。
調研組提出了福州都市圈開行市域列車的初步方案。孫永福院士指出,鐵路要實現高質量發展,要走新路子、打破舊格局,利用好既有線路富余能力,提高鐵路綜合效益。他說,項目研究要詳細了解地方的城鄉規劃,按照福州當地的實際情況,統籌安排、總體考量,福馬鐵路等幾條線路都具備了開行市域列車的能力,建議分階段實施,推動建成市域鐵路開行列車示范工程,努力打造“軌道上的福州”。
何華武院士指出,利用鐵路開行市域列車對解決福州交通問題、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利用既有鐵路規劃建設福馬線,用以代替城市地鐵,不僅可行且具有很好的經濟社會效益。他建議,福州市政府與南昌鐵路局共同商議,建立相關協調機制,共同推進后續工作,利用好既有線路能力,努力把福州市域列車線路建起來、開起來,品質提起來。
福馬鐵路擬改造市域線
2023年1月,福馬鐵路改造市域線工程可行性研究服務類采購項目公開招標。最終,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成功中標。
內容包括按照鐵路行業現行標準完成福馬鐵路提質改造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編制工作。包括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編制、初測階段地勘相關成果文件編制以及協助業主進行本項目可行性研究的報批、評審、技術審查等。
招標內容顯示,福州至馬尾鐵路(簡稱福馬鐵路)位于福州市東部,行經晉安區、馬尾區,線路全長23.4km,福馬鐵路提質改造后,將大幅優化沿線功能與風貌,有效助力福州都市圈精品城市打造,構建連接主城與馬尾間的優質交通廊道,是福州市既有鐵路挖潛、升級、優化的重要載體。
資料顯示,福馬鐵路是峰福鐵路的支線,位于福州市東部,全線自福州東站至福州馬尾區青洲,1970年9月動工,1971年8月1日建成,1973年正式投入營運,全長21.2公里。
建成初期,福馬鐵路是以混合列車的形式,兼具客運和貨運,隨著城市交通的快速發展,客運逐步取消,用途改以馬尾港貨運為主。不過由于港區遷移,福馬鐵路的運送量已大大減少。
目前福州地鐵2號線東延線(馬尾段)已啟動建設,馬尾至市區將于2026年左右擁有一條大運量的城市軌道交通線路。如果將福馬鐵路改造市域線的話,可以與馬尾地鐵形成互補,構建連接主城與馬尾間的優質交通廊道。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