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地鐵4號線作為貫穿城市東西的主干線,備受人們關注。今天上午,魯網記者探訪獲悉,目前,4號線33座車站實現全部進場,其中10座封頂,29處盾構區間中已開工15處,其中4處雙線貫通。
正在施工建設中的濟南地鐵4號線
4號線沿濟南市中心城區東西方向U型敷設,連接西客站片區、經十路沿線商業區、奧體中心、唐冶章錦片區,線路全長40.2km,共設置33座車站,全部為地下站,其中換乘站16座,區間35處。
截至目前,33座車站實現全部進場,其中10座封頂,剩余的23座中有13座正在進行主體結構施工,10座進行圍護結構施工。35處區間有29處為盾構施工,4處明挖施工,2處暗挖施工;目前已有1處明挖區間結構封頂,1處暗挖區間初支洞通,29處盾構區間中已開工15處,其中4處雙線貫通,已下井的17臺盾構機正在掘進。
濟南西站主體工程已完成70%
4號線濟南西站長327m,相當于1.5個標準站長度;基坑最深處達25m,為地下三層車站,施工體量大。
濟南西站~大楊站區間全長2366m,采用盾構法施工,是全線最長的區間隧道。濟大區間出濟南西站后延順安路向南敷設,后以最小350m曲線半徑轉入經十路,達到大楊站。濟大區間位于富水地層,盾構施工存在涌水、涌沙等風險,施工風險高;區間下穿京滬高鐵、鄭濟高鐵及地鐵1號線,下穿施工時要求“零”沉降,為保障下穿高鐵、地鐵的安全,綜合采用隔離樁+洞內徑向注漿等方式進行穿越。
據4號線02工區項目部負責人李歡介紹,目前車站基坑土方工程已完成,底板混凝土全部澆筑完成,主體工程已完成70%,預計在7月20日左右封頂。
最長地鐵車站:省體育中心站長度512m
據濟南地鐵4號線05工區現場經理柴正煒介紹,省體育中心站車站長度512m,內設置雙停車線,是4號線全線最長的地鐵車站。
該車站緊鄰玉函立交和經十路,南側是省體育場,施工場地狹窄,基坑緊鄰經十路,最窄處僅有一個人行寬度,車輛無法通行,導致場地不連貫。車站兩端頭為民生大溝和廣場西溝。
目前,省泉區間右線目前正在盾構掘進施工,中鐵二十局施工團隊先后克服臨近橋樁鋼套筒始發、近距離側穿高架橋基礎、近距離下穿廣場西溝等技術難點,下一步將穿越斷裂帶,人行橋樁,朝著接收端頭有序掘進。
“地質博物館”——漿水泉路站
漿水泉路站位于經十路與漿水泉路交叉口,沿經十路東西向敷設。漿水泉路站為地下三層島式站(局部地下二層),車站凈長248.7m,標準段凈寬為20.2m。
4號線07工區生產副經理李海軍介紹,漿水泉路站復雜的工序和地質,在濟南軌道交通4號線的其他車站,并不多見,因此,漿水泉路站被叫做4號線的“地質博物館”。漿水泉路站的地質展覽室里,陳列著20多種石材土樣,全部都取自4號線漿水泉路站的施工過程中。
截至目前,車站主體圍護結構已全部完成,漿水泉路站三座防塵降噪罩棚已完成施工,目前正在進行基坑土方開挖 工作。
“四箭齊發”的林家莊站
林家莊站位于濟南市高新區,經十路與規劃路的交叉路口,主體站位位于經十路北側,沿經十路方向敷設,為地下二層島式車站,車站外包總長270.88m。
鳳凰路站~林家莊站區間線路始于林家莊站,止于鳳凰路站。林家莊站~雪山路站區間線路始于林家莊站,止于雪山路站。林家莊站作為兩區間四臺盾構機始發站,場地狹小且承擔“四箭齊發”的重要施工任務。
中鐵二十三局考慮出渣壓力大、管片供應緊張、中高考及雨季施工等因素,合理籌劃施工組織安排,優化場地布置,確保有效配合,避免施工時交叉作業出現相互影響的問題,為四臺盾構機同時掘進提供有力保障。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