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27日,由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專家學術委組織,羿鵬軌道交通開發(上海)有限公司承擔的《新一代懸掛式單軌系統關鍵技術與示范應用研究》協會重點科研專項開題啟動會在上海順利召開。會議邀請9位專家組成專家組,協會副會長兼專家學術委執行副主任仲建華出席會議,德國軌道工業協會中國總代表、羿鵬軌道交通開發(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長施遠非參加會議。
專家組實地考察了在建的羿鵬新一代懸掛式單軌示范線,聽取了項目單位匯報的新一代懸掛式單軌系統的特點以及車輛、道岔、運控、供電、維保各個子系統功能定位。
會上,施遠非介紹了新一代懸掛式單軌系統的原型技術和系統在德國研發和實際應用情況,以及羿鵬選擇引進、消化、吸收和再創新的技術路線,提出在國內中低運量城市軌道交通市場迎來黃金發展期的背景下,羿鵬致力于開發自主可控、匹配城市交通毛細血管和旅游景區需求的新一代懸掛式單軌系統,以響應國家發布的多層次軌道交通戰略。她期望通過迭代研發形成符合中德兩套標準的系列化系統,實現“引進來、走出去”的戰略目標。
會議聽取了項目承擔單位的專題匯報,審閱了開題報告,專家組成員分別發表意見。經討論質詢,專家組一致認為:項目研究意義重大,研究目標清晰,技術路線合理,研發計劃可行,為下階段研究工作打下良好基礎,同意項目開題啟動。
仲建華在總結中指出,中低運量軌道交通是當前我國城市軌道交通的重要發展方向,要正確認識單軌交通系統。懸掛式單軌屬高密度、小編組的低運量系統,具備工程投資少、建設周期短、地形適應性強、綠色環保、適宜高架敷設等特點,適用于城軌加密線、接駁線、園區線和旅游線等場景。本項目在行業層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整體上具有開創性、先進性和示范性。指導專家組要在項目開展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把控總體方向,在后續各階段審查、驗收評審過程中代表協會作好實施管理工作。項目單位在做好技術研發的同時,應同步加強項目成果推廣應用;開展懸掛式單軌交通深化研究政策符合性和國內外同類系統的對比研究,為后續推廣應用提供借鑒和指導;在項目開展過程中做好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加強對新一代懸掛式單軌系統全生命周期標準化管理研究和經濟性分析,發揮優勢,匹配軌道交通綠色低碳發展要求。
協會副秘書長李元勝、協會專家學術委副主任兼秘書長韓寶明、副主任邢智明、副秘書長陳舸,上海申通地鐵集團技術中心總經理劉加華、南京地鐵集團原副總工韋蘇來、中鐵工程設計咨詢集團副總工雷慧鋒、上海市隧道工程軌道交通設計研究院院長曹文宏設計大師、同濟大學教授顧保南,北京交通大學城市軌道交通研究中心副主任梁青槐,羿鵬軌道交通開發(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楊爽、副總裁兼技術總監劉曉亮,以及上海申通軌道交通研究咨詢有限公司、上海申凱公共交通運營管理有限公司、上海電氣集團智能交通科技有限公司、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中鐵山橋集團有限公司、浙江眾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參研單位領導和代表共40余人出席會議。會議由協會專家學術委綜合業務部主任劉培棟主持。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