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蕪湖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公示了《蕪湖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修編)批前公告》。據悉,經蕪湖市規劃和土地管理委員會2022年第7次會議研究確定,啟動蕪湖市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修編)編制工作。該規劃于2022年12月9日通過專家評審,并于2023年5月23日通過市規劃和土地管理委會審議。
目前,蕪湖市軌道交通1號線、2號線一期已開通運營,軌道交通二期建設規劃正在編制。為更好地匹配蕪湖城市發展需求,支撐“一江兩屏、三帶五區、一主兩副、一灣四極”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總體格局,優化“一灣、四極”的中心城區空間結構,在《蕪湖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基礎上,蕪湖市自然資源與規劃局組織開展了《蕪湖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修編)》工作,并根據2022年12月9日組織的專家技術審查意見修改完善。現公示如下:
一、總則
本次規劃編制工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二十大”會議精神,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指示精神。支撐蕪湖省域副中心城市和長三角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現代化大城市的建設。強化軌道交通對城市空間發展格局的戰略引導,促進城市多中心、組團式發展,構筑區域融合的開放式軌道交通網絡。整合鐵路、樞紐設施、城市軌道等系統資源,建立多層次的綜合交通體系,打造高鐵、城際、市域、城市軌道交通“四網融合”的現代綜合客運體系。
二、規劃年度與范圍
(1)規劃年度
結合蕪湖市實際情況,以《蕪湖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為編制依據,規劃期與其保持一致。
規劃近期:2025年;
遠期:2035年;
遠景:2050年。
三、規劃目標
(1)軌道交通發展整體目標
2035年,蕪湖市常住人口500萬人,城鎮人口430萬人,城市軌道交通宜在城市公共交通體系中發揮骨干作用,建立與土地利用相協調、規模合理、層次清晰、高效一體化的城市軌道交通體系。
(2)軌道交通服務水平目標
1)站點覆蓋目標
軌道站點800m半徑的人口就業覆蓋率達到25%以上。
2)出行分擔率目標
2035年,公共交通出行比例達到28%以上;
軌道交通承擔公交出行比例達到30%~35%;
重要通道(跨江)軌道交通承擔公交出行比例達到50%以上。
3)軌道交通系統時空可達性目標:
城市中心核心片區內部(江北組團、城北組團、城南組團、城東組團)時間目標值為30min;
城市核心片區與臨近片區(沈巷組團、龍湖-三山組團)時間目標值為30min。
城市核心片區與外圍片區(繁昌組團、灣沚-空港組團)時間目標值為45min。
城市核心片區至市域片區(無為市、南陵縣)時間目標值為60min。
四、修編優化思路
(1)適應國土空間規劃及行政區劃調整新要求,增強對灣沚、繁昌組團的聯系,進一步引導城市發展。
(2)響應交通基礎設施重大調整,加強樞紐的軌道銜接,強化對外交通支撐,提升城市區域職能。
(3)堅持遠近結合,統籌多層次軌道交通規劃,構建“四網融合”的軌道交通體系。
(4)結合國土空間總體規劃與上一版城市總體規劃用地布局差異,調整局部線網布局。
五、修編后線網方案
規劃遠期軌道線網由4條軌道線路組成,分別為軌道交通1號線、軌道交通2號線、軌道交通3號線和軌道交通4號線,線網總規模約186km,線網密度0.31km/km2,軌道交通車站共104座。
規劃遠景軌道線網由8條軌道線路組成,相較遠期軌道線網增加軌道交通5號線、市域郊鐵路(軌道)S1線、市域郊鐵路(軌道)S2線和市域郊鐵路(軌道)S3線,線網總規模約300.2km,軌道交通車站共142座。
修編后的軌道交通線網符合蕪湖市“一灣、四極”的中心城區空間結構;加密中心城區線網,提升軌道交通線網服務水平;實現主城區與蕪宣機場的快速聯系,強化了對蕪湖市主要交通樞紐的銜接;結合城際鐵路規劃,適時調整軌道交通建設時序,構建了“四網融合”的軌道交通體系。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