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發展,交通先行。8月23日,上海市新聞辦舉行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介紹 《三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綜合交通專項規劃》(文內簡稱《專項規劃》)的總體情況。
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王為人坦言,三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地處兩省一市交界區域,毗鄰虹橋綜合交通樞紐,但是示范區一直以來存在對外交通聯系不暢,內部路網連通性不交通協同治理和綠色發展水平有待提高等問題。
據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執委會副主任張忠偉介紹,正在加快建設的164公里長的滬蘇湖高鐵,明年即將投運,屆時湖州到上海會形成一小時通勤圈。他表示,隨著規劃的正式推進實施,示范區內部不是一小時的通勤圈概念,未來會形成半小時通勤圈概念。
如何在“不破行政隸屬、打破行政邊界”的前提下,提出一體化的交通解決方案?據悉,《專項規劃》由上海市交通委牽頭,會同江蘇省交通廳、浙江省交通廳共同組織編制,歷經4年時間,經過反復調研,深入研究,充分聽取“三級八方”各部門及專家智庫意見,主要成果已納入示范區國土空間規劃,近期正式發布。
軌道交通方面,以干線鐵路、城際(市域)鐵路、城市軌道交通等多層次、網絡化的軌道交通系統,滿足示范區對內對外多種出行需求。在滬昆高鐵、滬昆鐵路、滬蘇湖鐵路、通蘇嘉甬鐵路等國家干線鐵路主骨架的基礎上,重點補強城際(市域)鐵路網絡,規劃如通蘇湖城際鐵路、上海示范區線、水鄉旅游線、嘉善至西塘線等城際軌道交通線路。
道路交通方面,以提升路網連通性和一體化水平為導向,落實“四橫五縱”的高速公路骨架,加快構建“兩橫三縱”快速路系統,布局形成“七橫九縱”干線公路網,持續推進美麗鄉村道路建設;切實保障慢行網絡連續性和功能性,預計2035年,獨立路權的自行車道總長將達到3000公里左右。
特色交通方面,構建區域級、城市級、社區級三級慢行綠道系統,依托骨干河道和重要湖蕩構建舒適宜游的藍道系統,結合太湖、淀山湖、太浦河等河湖水系構建區域風景道體系,打造“慢游”交通網絡。
客貨運樞紐體系方面,發揮虹橋樞紐核心門戶功能,構建空間融合、站城一體的客運樞紐布局,打造“外集內配”的貨運樞紐和城市多級配送體系。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