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財聯社消息,截至今年半年末,長春市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春軌交)負債超900億元,資產負債率處于80%高位,上半年虧損15億元。公司資產中,其他應收款規模約為113.9億元,回款狀況仍不理想。
財聯社查詢,目前長春軌交還在存續中的債券共9只,合計99.7億元。從二級估值看,其最新1只中票“23長春軌交MTN001”,上清所估值為4.2698%。
營收同比改善,但半年仍虧15億,且債務規模持續膨脹
長春軌交的最大股東為長春城市公共交通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持股比例65%。根據8月31日公布的中報來看,除了軌道運輸和軌道工程,長春軌交還經營房地產和廣告服務,三項主營業務上半年產生的主營業務收入為4.8億元。營運成本20.16億。上半年長春軌交凈利潤虧損15.46億元,目前企業自由現金流為-87.3億,銷售毛利率為-58.57%,對比2019年同期銷售毛利率為-138.29%。營收狀況有所改善。
目前長春軌交獲批的第三期軌道交通建設共7個項目,長度116公里,投資額度為788億元。由于建設周期長,主營業務收入現金流回流慢等特點,長春軌交的負債規模日益膨脹。根據中報數據顯示,公司半年末的資產總額1172.30億,負債總額934.08億,同比增長20%;資產負債率為79.68%,其中有息債務占全部投入資本75.81%;總債務/EBITDA已高達76倍,償債能力較弱。
政府補助依賴性強,回款及資金壓力較大
作為長春軌道交通唯一的投資建設及運營主體,長春軌交目前仍主要依靠政府撥付的票款補貼彌補虧損。根據企業預警通的數據,2022年長春軌交確認的財政補助為46.66億元。聯合資信出具的報告中認為,政府補貼較大程度上彌補了營業虧損,但款項到位情況不及預期,形成了應收賬款占用。根據財聯社統計,公司的其他應收款規模約為113.9億元。
中誠信國際給出的評級觀點認為,長春市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跟蹤期內繼續獲得政府在票款補貼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債務結構較為合理。公司債務以長期為主,與軌道建設投入大、回款周期長的特性相匹配,期限結構較為合理。2023年度評級仍維持AA+,信用水平在未來 12~18 個月內將保持穩定。
但需要關注公司在建軌道項目尚需投資規模較大,雖然政府能夠給予一定比例的資本金支持,但公司自籌金額仍較大,面臨一定的資本支出和資金周轉壓力。公司債務規模快速增長,財務杠桿高位運行,或對后續融資形成一定限制。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