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高速磁浮運載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第一屆學術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在青島舉行。會議審議了實驗室2023年工作報告,并對實驗室下一步的工作規劃進行了指導。
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中車首席科學家王軍,中國工程院盧春房院士、何華武院士、丁榮軍院士、田紅旗院士、夏長亮院士、吳光輝院士、呂西林院士,中國鐵道學會副理事長周黎、中國中車首席科學家張新寧、中車研究院院長龔明、國創中心主任梁建英、中鐵六院副總工程師王立天,上海磁浮公司總經理盛雄偉,實驗室副主任、同濟大學磁浮中心主任陳小鴻,中車四方股份公司總經理馬利軍參加會議。
會議特別邀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國家重點實驗室管理處副處長童楊、山東省科技廳實驗室平臺處調研員張駿、青島市科技局基礎研究處主任科員王靜參會指導。
與會人員還有來自實驗室依托單位中車四方股份公司、同濟大學、上海磁浮公司的相關領導及技術骨干。
專家們一致認為,實驗室2023年各項工作任務穩步推進,成效顯著,2024年工作計劃部署周密、切實可行。建議重點圍繞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工程化應用,做好十四五重大專項、自然基金項目等重大科研項目研究,加快推動成果落地,進一步強化實驗室對國家發展戰略的支撐作用。同時加強國內外交流合作和人才培養,提升團隊科研創新能力,推動實驗室建設發展邁上新臺階。
高速磁浮運載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于2022年11月獲得科技部正式批復,依托中車四方股份公司、同濟大學、上海申通集團有限公司共同建設,是領域內唯一的全國重點實驗室。
作為高速磁浮領域國家戰略科技力量,該國重實驗室聚焦國家戰略需求,匯聚全國優勢資源,大力開展基礎和應用前沿關鍵核心技術研究,攻克工程應用亟需解決的共性及核心問題,為推動我國高速磁浮技術持續創新和工程化發展提供戰略支撐平臺。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