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技術迭代,材料突破、和規模效應的逐步顯現,氫燃料電池的成本逐漸下降,每年大概約有20%的速度在下降。
隨著氫能在交通領域的應用日漸廣泛,近日,上海首批80輛氫能源網約車投入運營。
氫能網約車駕駛員講到:“這部車日常開銷要高于純電車型,但相比燃油車型要低很多,以前開商務車的時候每公里需要1元-1.2元,現在氫能源車在5、6毛左右每公里。司機師傅坦言加氫站的數量仍然較少,也限制了他的出行半徑。”
據了解,首批80輛新能源車是以上海虹橋機場為中心,陸續投入營運,而附近只有一個油氫合建加注站,每天加注氫氣的車次在快速提升。
中國石化上海石油青衛油氫合建站站長講到:“最開始只有30-50輛的加注車次,而目前可以加注129輛車,總共的供氫量是在600多公斤左右,平均一輛車大概在5到6公斤,已經達到我們設計能力的60%-70%左右。”
據了解,雖然受氫氣市場價格和加氫站數量的影響,但是首批氫能源車的實際運營情況還是基本符合預期。
“把這個整個運營車輛的擁有成本的生命周期來做測算,經過5年的這樣一個模型來講,基本上是和用這個純電車是相仿的。”上海某網約車平臺首席運營官講到。
雖然目前氫能源汽車還沒能得到大范圍的推廣,但是隨著技術迭代,氫燃料電池的成本逐年下降,整個氫能源汽車市場也出現一些新的變化。
在上海一家氫燃料電池生產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近年來隨著技術迭代,材料突破和規模效應的逐步顯現,氫燃料電池的造價正在下降,每年差不多近20%的速度在下降。
現在的第四代電堆,相比較三年五年前,成本只有原先的一半不到,未來在規模經濟以及技術革新的加持之下,還會有進一步的成本下降的空間。
氫燃料電池成本的下降,直接推動了氫能源車的快速落地。2021年10月,上海就已經開始先行先試氫能源公交車,氫能源公交車的需求在快速增長,從去年到今年,整車成本已經下降了20%-30%,如果按照這個下行趨勢,整車價格會不斷下降,預計4、5年以后,會跟目前純電的差不多。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