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集安瑞科與Hexagon Purus的合資公司——中集合斯康氫能系統有限公司(簡稱“中集合斯康”)近日為香港首架落地的氫能巴士提供IV型車載儲氫瓶及供氫系統,助力香港綠色運輸新篇章的開啟;與此同時,中集安瑞科旗下成員企業中集氫能科技有限公司(簡稱“中集氫能科技”)近期也為客戶批量交付了與氫能物流車配套的III型車載供氫系統訂單,為客戶量身定制綠色解決方案,助力客戶新能源戰略的有效落地。
為香港首架氫能巴士提供IV型供氫系統
7月15日,由香港城巴有限公司(簡稱“城巴”)引入的香港首輛雙層氫燃料電池巴士落地,該巴士的IV型車載儲氫瓶及供氫系統由中集合斯康供應,安全性能優異,符合國際標準。氫能巴士加氫過程僅需10至15分鐘,續航距離長達400公里,能應付香港多山路的環境,并能保持高載客量及長時間持續使用空調系統,比電動巴士性能更優越。
中集合斯康5月已宣布與城巴母公司匯達交通服務有限公司簽訂諒解備忘錄,合作開展更多氫燃料電池雙層巴士試點。目前城巴已與多個政府部門討論包括氫能巴士的維修保養、氫氣供應、加氣站地點等事宜,期望盡早投入運作。
中集安瑞科是國內領先的III型、IV型車載儲氫瓶及供氫系統提供商,早在2017年公司就完成了III型車載儲氫瓶的研發工作,并與各大氫能燃料電池廠商開發出可成熟應用的III型瓶車載供氫系統。今年IV型儲氫瓶和供氫系統生產基地亦投入建設,未來將為中國乃至東南亞市場提供更安全、更輕量化、更經濟的III型、IV型車載儲氫瓶和供氫系統。
多次批量向客戶交付III型車載供氫系統
自2021年下半年以來,中集安瑞科已多次批量向客戶交付III型車載供氫系統訂單,客戶包括氫燃料電池車輛OEM以及氫燃料電堆生產商等。近期,公司向上海的一家客戶交付了百余套III型車載供氫系統。本次交付的系統訂單主要由工作壓力35MPa,充裝量210L的III型車載儲氫瓶及系統組成,不僅外觀整潔、容重比高、一致性好、安全可靠,還可根據客戶需求,進行定制化配套服務,全方位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根據整車布置要求,為提升空間利用率,中集氫能科技從空間、強度、試驗,安裝等多方面考慮,最終為客戶提供了滿意的解決方案。
隨著中國燃料電池汽車應用示范城市群的落地及相關工作的推進,各地開始加大力度發展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據新能源汽車國家大數據聯盟日前發布的《全國氫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車輛統計與分析報告(2022年4月)》,截至2022年4月30日,新能源汽車國家監測與管理平臺累計接入氫燃料電池汽車8,198輛,幾乎全部為客車及專用車。而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804輛和1,390輛,同比均增長1.9倍。
各城市群也紛紛公布詳細的燃料電池汽車目標,除河南城市群外,京津冀城市群、上海城市群、廣東城市群、河北城市群4個城市群目前已公布各自在示范期內推廣燃料電池汽車數量的目標分別為5,300輛、5,000輛、10,000輛和7,710輛。
中集安瑞科執行董事兼總經理楊曉虎表示:“目前國內及香港的氫能市場均處于試點示范階段,正是產業鏈布局的黃金時期。公司將緊抓此寶貴的行業窗口期,努力為客戶提供高性價比的III型、IV型車載供氫系統的同時,積極探索氫能在儲能、供熱等多領域全場景示范推廣應用,不斷完善公司在‘制儲運加用’全產業鏈的業務布局,并攜手業界共同推動氫燃料電池全產業鏈技術進步與產業規模化、商業化發展,一起助力較為完整的氫能供應鏈和產業體系的建設。”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