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地鐵官網發布深圳市城市軌道交通29號線一期工程環境影響評價第一次信息公告。
一.建設項目基本情況
項目名稱:深圳市城市軌道交通29號線一期工程
建設地點:深圳市南山區和寶安區
建設規模:深圳市城市軌道交通29號線一期工程起于紅樹灣南站、止至興東站,線路主要沿深灣公園路、沙河街、沙河東路、龍珠大道、乾豐三路、留仙二路敷設。一期工程全線長約11.1km,設9 座地下車站,采用A型車6輛編組,最高運行速度為80km/h,一期工程設同樂停車場一座,與15號線同樂車輛段共址同步建設。
二.建設單位名稱和聯系方式
建設單位:深圳市地鐵集團有限公司
聯系地址:深圳市福田區福中一路1016號地鐵大廈
聯系人:?戴工
聯系電話:0755-23992968
三.環境影響報告書編制單位和聯系方式
環評單位:深圳市市政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聯系人:?程工
聯系電話:0755-83265011-1535
電子郵箱:chengmy@szmedi.com.cn(郵件主題請注明:深圳市城市軌道交通29號線一期工程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表)
四.公眾意見表網絡鏈接
http://www.mee.gov.cn/xxgk2018/xxgk/xxgk01/201810/W020181024369122449069.docx
五.提交公眾意見表的方式和途徑
在本公告發布之日起至環境影響報告書征求意見稿編制過程中,公眾均可通過信函、電子郵件等方式,提交填寫的公眾意見表,反映與環境影響評價相關的意見。發表意見的公眾請注明發表日期、真實姓名和聯系方式,以便根據需要反饋。
按照市政府工作部署,結合《深圳市城市軌道交通第五期建設規劃(2023-2028年)》,我局組織編制了《深圳市軌道交通29號線交通詳細規劃(紅樹灣南至興東段)》(草案)并于2023年10月11日面向全市公示。經工程設計深化研究,該方案中白石路站為避讓在建天音大廈地下室,導致車站北側區間局部需進入華僑城國家濕地公園生態保護紅線。為避免軌道交通建設對我市重要濕地生態環境造成破壞,規劃本著依法依規、科學合理的態度,綜合生態環境保護、站間距合理性、方案可實施性等考慮因素,決定取消原白石路設站,并局部優化紅樹灣南站至白石洲站區間線型,避繞華僑城國家濕地公園。為保障公眾的知情權和參與權,提高規劃成果質量,現就本規劃相關事項公示如下:
一、線路概況
軌道29號線為南山至光明發展軸南北向普速線路,線路主要功能為帶動沿線城市組團重點片區高質量發展,并協同13號線服務軸向跨關出行需求。其中線路紅樹灣南站至興東站一段主要承擔沿線軌道加密覆蓋、提升片區交通承載力,以及應對深超總、白石洲、西麗樞紐等重大建設項目交通出行功能。
二、規劃背景
本次規劃是在深圳市落實“雙區”建設要求的背景下開展的,根據《深圳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2016~2035)》,結合沿線城市和交通發展要求,重點明確線路技術標準、線站位及車輛基地規劃方案等。
三、規劃原則
規劃遵循以下五大原則,一是線路應覆蓋沿線城市主次中心、組團中心、重點發展片區、公共服務設施和人口崗位密集片區;二是注重支撐、引導沿線城市開發和轉型升級;三是線路應與軌道網絡其它線路形成便捷換乘,發揮網絡整體效益;四是線路應沿城市主要公共交通走廊布設,構建綜合交通體系;五是工程經濟合理可行。
四、技術標準
軌道29號線設計最高運行速度80公里/小時,采用A型車6輛編組。
五、線站位規劃方案調整
29號線紅樹灣南至興東段從南至北沿深灣公園路、沙河街、沙河東路、龍珠大道、留仙二路等主要道路敷設,線路長約11.3公里,全線采用地下敷設方式。相比上版公示本次取消白石路站,線路設紅樹灣南、白石洲、白石洲北、大沙河公園東、珠光、西麗東、西麗高鐵站、西麗西、興東9座車站。
線路設置一處停車場,選址位于邊檢路、同雙路、尚文路、前進路圍合地塊,用地面積約30公頃,與15號線車輛段采用“29在上,15在下”的疊層形式布局。
本次公示線路、車站及車輛基地僅為規劃方案,具體落實方案以工程設計施工方案為準。
另2023年10月11日,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已發布關于《深圳市軌道交通29號線交通詳細規劃(紅樹灣南至興東段)》(草案)的公示。依然有白石路站的設置。
按照市政府工作部署,我局組織編制了《深圳市軌道交通29號線交通詳細規劃(紅樹灣南至興東段)》,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和《深圳市城市規劃條例》等相關規定,為保障公眾的知情權和參與權,提高規劃成果質量,現就本規劃相關事項公示如下:
一、線路概況
軌道29號線為南山至光明發展軸南北向普速線路,線路主要功能為帶動沿線城市組團重點片區高質量發展,并協同13號線服務軸向跨關出行需求。其中線路紅樹灣南站至興東站一段主要承擔沿線軌道加密覆蓋、提升片區交通承載力,以及應對深超總、白石洲、西麗樞紐等重大建設項目交通出行功 能。
二、規劃背景
本次規劃是在深圳市落實“雙區”建設要求的背景下開展的,根據《深圳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2016~2035)》,結合沿線城市和交通發展要求,重點明確線路技術標準、線站位及車輛基地規劃方案等。
三、規劃原則
規劃遵循以下五大原則,一是線路應覆蓋沿線城市主次中心、組團中心、重點發展片區、公共服務設施和人口崗位密集片區;二是注重支撐、引導沿線城市開發和轉型升級;三是線路應與軌道網絡其它線路形成便捷換乘,發揮網絡整體效益;四是線路應沿城市主要公共交通走廊布設,構建綜合交通體系;五是工程經濟合理可行。
四、技術標準
軌道29號線設計最高運行速度80公里/小時,采用A型車6輛編組。
五、線路規劃方案
附件:軌道交通29號線交通詳細規劃(紅樹灣南至興東段)公示方案圖
29號線紅樹灣南至興東段從南至北沿深灣公園路、沙河街、沙河東路、龍珠大道、留仙二路等主要道路敷設,線路長約11.3公里,全線采用地下敷設方式,共設有紅樹灣南、白石路、白石洲、白石洲北、大沙河公園東、珠光、西麗東、西麗高鐵站、西麗西、興東10座車站。
線路設置一處停車場,選址位于邊檢路、同雙路、尚文路、前進路圍合地塊,用地面積約30公頃,與15號線車輛段采用“29在上,15在下”的疊層形式布局。
本次公示線路、車站及車輛基地僅為規劃方案,具體落實方案以工程設計施工方案為準。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