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起,常州地鐵“互聯網+AI人臉過閘”項目試運營,成為長三角首家實現地鐵“互聯網+AI人臉過閘”的城市。
為進一步提高公眾綠色、文明出行的意識,“互聯網+AI人臉過閘”項目試運營后,常州地鐵同步開展“綠色出行惠民活動”:9月17—21日,市民每天可享受兩次“刷臉”1分錢乘車優惠活動。同時,刷臉乘車2次以上的乘客還可參與抽獎,有機會獲得地鐵免費乘車年卡、季卡、月卡。
據悉,常州地鐵以“智慧AI、綠色公共出行、便民惠民”為理念,與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常州分行、八維通科技有限公司聯合打造人臉過閘項目,實現“AI+地鐵”出行。
該項目依托建行“龍行付”錢包,采用“先乘車、后支付”的信用支付模式,以前端智能抓拍技術及后端人臉精準快速識別,為乘客提供無感、精準、高效、安全的刷臉乘車服務,不用卡、碼、手機,實現無接觸的綠色出行。
同時,為保障乘客隱私安全,人臉出行系統的建設采用多重金融級加密方案保障網絡安全,確保用戶數據及資產安全,并形成了國內領先的人工智能風控決策模型。其中,多個技術應用在全國范圍內都走在前列。
作為綠色文明的倡導者,常州地鐵在2021年就啟動了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上線常州地鐵碳減排中心“常享碳”平臺,構建了市民碳普惠與企業碳中和、軌交碳治理的有效閉環,并實現了與蘇州、無錫、南昌等城市軌交碳賬戶數據的互聯互通和跨城使用。
下一步,常州地鐵將以交通大數據分析為基礎,運用智能終端、物聯技術、AI多算法平臺技術,以及交通產業數字孿生技術等行業應用創新,推動常州以軌道交通為主動脈的智慧出行生態建設,充分發揮城市普惠服務與公共交通服務的疊加效應,不斷擴大常州地鐵出行互聯互通服務規模,為市民乘客提供從便捷出行到快樂出行的超級體驗。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