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下穿海底
多措并舉降低施工風險
據了解,地鐵12號線沿線地下水水位較高且不良地層較多、地下水與地表海水具有較強的水力聯系。其中,左炮臺東至太子灣區間(以下簡稱左太區間)穿越海域破碎帶,極大考驗著盾構施工技術和施工管理能力,設計風險等級為一級。
“左太盾構區間工程特殊,囊括了深圳地鐵建設史上多個‘第一’。”深鐵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區間施工是深圳地鐵首次盾構下穿淺覆土海域,也是深圳地鐵首次采用泥水盾構機進行掘進施工。” 據了解,地鐵12號線穿海而過的左太區間隧道自左炮臺東站,一路向東下穿海域后到太子灣站,全長911.983米。地鐵12號線施工單位中國電建有關負責人介紹,左太區間采用了為海底下穿隧道盾構工程量身打造的“ZTS6450”泥水盾構機。盾構機全長11米,盾構機刀盤直徑達6.502米,高度5.45米。是深圳地鐵首次應用于水下隧道施工的盾構機。
據施工單位介紹,在海底掘進的盾構機在左太區間左右線分別遭遇了77.4米和66.432米的斷層破碎帶,水深、淺覆土、地質條件復雜,地層的反復多變給工程帶來了嚴峻挑戰。施工中,深鐵建設者以智慧盾構數據平臺為依托,實現對掘進參數實時智能監控、自動預警。同時,采用信息化BIM、5D及智能化監控等技術,對工程建設周邊環境進行全面感知,施工精度和監測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
最強換乘地鐵線路
作為深圳軌道交通中的“換乘大王”,深圳地鐵12號線換乘站多達20座(含遠期規劃),其中9座車站與既有運營線路換乘。在修建此類換乘站時,需要對已建成運營線路的車站進行局部接駁改造、嚴格控制沉降,從而保障既有線路車站的安全和正常運營,極大增加了施工組織難度。 “施工中印象最深刻的,應該是太子灣站至海上世界站區間。”中國電建施工管理人員回憶稱。該區間需要在山嶺段從下方以70°角穿越既有2號線,施工難度很大。“綜合考慮后,我們首次采用了懸臂式掘進機施工,這種掘進機施工擾動小、工效高,能夠保障既有線路安全運營。”
在深鐵集團與中國電建建設者的匠心建設和通力合作下,深圳地鐵12號線即將正式開通。未來,地鐵12號線將有效提升綜合交通的接駁效率,推動形成更為密集的城市軌道交通網絡體系,進一步便利市民通勤,助力西部經濟發展。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