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晚間,交建股份(603815)發布公告,擬作為有限合伙人,以自有資金參與認購天津軌道交通產業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暫定名,下稱“天津軌道交通產業基金”)份額,出資額為5000萬元,占首期設立出資額的1%。公司表示,本次投資有利于布局天津區域業務市場,助力進一步拓展城市軌道交通建設項目。
公告顯示,天津軌道交通產業基金總認繳規模不超過100億元,首期設立時出資額為50億元,執行事務合伙人為天津鐵投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系天津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旗下企業;基金管理人為中保投資(北京)有限責任公司,系中保投資全資子公司,后者擔任中國保險投資基金普通合伙人。
值得一提的是,天津軌道交通產業基金多名出資人有軌道交通行業背景。其中,出資比例為36.56%的天津鐵路建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由天津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全資控股,向上穿透后實控人為天津市國資委;除此之外,中鐵三局、中鐵十二局、中交(天津)軌道交通工程建設有限公司等均在有限合伙人之列。
據介紹,天津軌道交通產業基金后續將投向非上市公司股權、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或交易的股票、可轉債及可交債、市場化和法制化債轉股、股權類基金份額等領域,投資標的所處階段覆蓋初創期、成長早期和成長后期,投資地域以京津冀為主,兼顧全國重點領域。
交建股份從事公路、市政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工程施工、勘察設計、試驗檢測等業務,在安徽省內競爭優勢明顯。2021年,公司在安徽省內業務營收為43.4億元,占總營收比例超8成。
近年來,交建股份在既有版塊之外,積極拓展新型業務及省外業務,并在軌道交通領域承攬多個代表性項目。2020年9月,公司與中鐵五局集團有限公司組成的聯合體中標合肥市軌道交通2、3號線延長線土建施工總承包-1標段,中標金額達16.57億元;2022年1月,與中鐵十局集團有限公司組成聯合體,中標合肥新橋機場S1線土建施工總承包-1標段,金額達14億元。
今年前三季度,交建股份業務承攬能力持續提升,實現營收、凈利齊增。具體來說,錄得營收42.07億元,同比增長34.18%;凈利潤1.24億元,同比增長47.68%;扣非后凈利潤為1.21億元,同比增幅達117.2%。
在手訂單方面,上半年公司新承攬訂單金額達47.49 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 38.89%;7月份以來,已公告的中標項目金額已超28億元。
由于項目建設周期及工程結算周期較長,疊加前期需要顛覆各項建設資金,交建股份所處行業對運營資金要求較高。截至今年半年度末,交建股份資產負債率為74.88%,高于行業平均水平。為聚焦核心業務,優化資本結構,目前交建股份已啟動非公開發行事項,擬向控股股東祥源控股定增募資不超過11億元,用于鳳臺縣鳳凰湖新區安置區八期(二期)工程投融建一體化建設項目、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銀行貸款。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