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由中國鐵建昆侖投資集團施工總承包,中鐵十四局參與施工的西南地區(qū)首條跨市域軌道交通線路——成都軌道交通資陽線成功下穿沱江,這是成都軌道交通首次采用雙模盾構長距離穿越江河。
此次下穿沱江的盾構區(qū)間位于資陽市主城區(qū),全長2448.74米,左右正線下穿沱江長度分別為395米和425米。由于河床坡度變化等因素,在不到500米的掘進線路中,江底隧道頂部距河底最近僅15米,最深達55米。埋深的急劇變化,對地下作業(yè)的盾構機來說,意味著水土壓力的急劇變化,這對施工的精準度提出嚴苛要求。江底復雜、富水的地質條件和下穿沱江以及橋梁建筑等重大風險源,讓該區(qū)間成為全線“最難區(qū)間”, 對安全掘進技術提出巨大挑戰(zhàn)。
成型的江底隧道
早在下穿前,昆侖集團建設團隊就邀請國內盾構領域知名專家來到現(xiàn)場,對項目進行多輪勘查分析,決定采用土壓+泥水雙模式盾構機進行掘進施工。雙模盾構機可以在土壓和泥水兩種模式間進行切換的盾構機,滿足不同地質地層條件的掘進需求,安全性能更高,綜合優(yōu)勢更加明顯。
“在成都軌道交通建設歷史中,這是首次使用雙模盾構長距離穿越江河,對我們建設團隊來說也是第一次。”軌道交通資陽線盾構負責人張守南介紹,由于沒有雙模盾構施工經(jīng)驗,建設團隊仔細研究參數(shù)設定和管理細節(jié),并到具有同類型經(jīng)驗的在建鐵路項目進行拜師學習。正式穿江前,建設團隊還進行了多次桌面和實戰(zhàn)應急演練,在試驗段施工預設模擬了近百種施工工況,反復試驗雙模切換,確保施工人員熟練掌握操作規(guī)程。
智能化監(jiān)控
“我們采用聲吶、高密電、有限元分析等科技手段,精確掌握穿江段地質情況。”資陽線總包部指揮長、黨支部書記楊勇介紹說,在穿越過程中,建設團隊每50環(huán)進行一次階段小結,將每環(huán)掘進參數(shù)、管片姿態(tài)、地表沉降數(shù)據(jù)進行大數(shù)據(jù)分析,以此加強全過程質量控制。穿江期間,該區(qū)間盾構成型管片無錯臺或滲漏情況,平均日掘進12米,順利實現(xiàn)了安全、高效的施工目標。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和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huán)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huán)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