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我市軌道交通項目建設現場,處處洋溢著大干快上、全力以赴搶工期的建設氛圍。
在軌道交通6號線華慶路站明挖基坑外圍,百余名施工人員爭分奪秒作業。車站正在進行內部二次結構與常規機電安裝施工,區間段的鋼筋綁扎、模板安裝及混凝土澆筑作業也同步進行。
“經過晝夜建設,目前,車站主體結構已完成。”中建交通軌道交通6號線03標段三工區總工程師劉軍達表示,在保證工程安全和質量的前提下,他們正全力向下一節點任務目標沖刺。
正在建設中的長春軌道交通4號線南延工程福祉大路站。
據了解,目前,軌道交通6號線22座車站主體結構全部封頂,21個區間雙線貫通,1個區間單線貫通,2個區間正在進行雙線施工;西湖停車場主體結構已全部完成,吳家店車輛段各主體結構已完成冷封閉,通風空調、給排水、動照等系統已完成30%。
更加令人振奮的是我市軌道交通的8個在建項目均火力全開、快速建設。其中,軌道交通2號線東延線三道村西站至三道村東站區間右線順利貫通;軌道交通5號線安新路站至蔚山路西站區間右線貫通;軌道交通7號線會展大街站預計4月主體封頂……
從首條輕軌線開通到長春有了第一條地鐵線,再到目前軌道交通運營線路已發展成擁有2條地鐵制式、3條輕軌制式的交通網狀結構,運營里程達106.7公里,客流量翻番,軌道交通已深深融入城市脈絡,拓展了城市發展格局。
“坐軌道交通出行,綠色環保,比自己開車快多了。”提起軌道交通給自己生活帶來的便利,家住保利中央公園的楊麗娜滿臉幸福,自軌道交通2號線西延線開通后,她和鄰居大多選擇乘坐地鐵出行。
因軌道交通快速便捷、四通八達,成為百姓出行首選。我市軌道交通1號線、2號線貫穿城市南北、東西,兩條線路與輕軌3號線、4號線在中心城區形成了環形軌道交通線。
“現在到長春站坐火車或去凈月潭國家森林公園玩,我都選擇乘坐地鐵或輕軌,就盼著有更多線路開通。”68歲的姜偉杰道出了大多數春城百姓的心聲。
隨著軌道交通運行線路的不斷增多,覆蓋區域逐步擴展,目前,我市軌道交通累計運送乘客人數占公共交通出行的20%以上。
與軌道交通網絡建設同步提升的還有軌道交通的服務能力和保障水平。近年來,長春軌道交通集團大力推進“品質城軌”,不斷提升服務水平和運營效率:基礎客運設施不斷改善,從簡易站房、站臺,到“一站一景”的高架車站,再到設施齊全的地鐵車站,客運設備建設標準不斷提高;從售票機的投入使用到“一卡通”發售,再到開通老年人、殘疾人乘車優惠卡,從互聯互通到同網同價,形成儲值票卡、現金及移動支付融合的“多元支付全覆蓋”平臺,票務系統愈加便捷;陸續推出的“暢暢向導冊”“主題郵局”“地鐵文明傘”等諸多服務與活動,讓客運服務環境逐步提升;軌道交通上線運營車輛增加10%,行車間隔由高峰6分鐘、平峰6.5分鐘,縮短到高峰5分鐘、平峰6分鐘,車隔縮短、開行列次增加,顯示出軌道交通的運行優勢。
“隨著軌道交通第三期建設規劃正式獲批,我市掀起最大規模的軌道交通項目建設熱潮,目前,在建項目8個,在建里程128公里。”長春軌道交通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預計到2025年年底,在建項目悉數竣工,長春軌道交通運營總里程將達235公里。屆時,軌道交通真正擔負起城市交通的骨干作用,“十字交叉、環狀合圍”的軌道交通網絡將與機場、高速鐵路、城際鐵路無縫對接,為長春經濟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