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構管片可以進來了”“鉆下來的土抓緊往外運”,偌大的隧道里,雄安新區至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快線(以下簡稱“R1線”)一標段四分部工程部主任謝恩林一邊奔波在各工點間,一邊通過防爆手機和洞外聯系。“所有的工序都要做到無縫對接,沒有可以浪費的時間”,他說。
2月20日,走進R1線一標段四分部的施工隧道里,100多米長的“龐然大物”盾構機讓記者大為震撼,呼嘯的風聲、盾構機鉆進的轟鳴聲不絕于耳。地下20米的施工現場,“雄安3號”大型盾構機猶如一條鋼鐵蛟龍,不斷向前鉆進。
R1線是雄安新區“四縱兩橫”區域高速鐵路交通網絡中的一縱,也是新區規劃“一干多支”的主干線,是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生命線、建設的創新線。R1線總投資超過300億元,南起雄安新區啟動區雄安航站樓站,北至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線路全長約86公里。全線共設8座車站,其中雄安新區段6座。
雄安新區至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快線(R1線)施工現場。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記者 李澤凱 攝
“雄安3號”大型盾構機是該項目開挖隧道的“干將”,開挖直徑達到9.13米,巨型刀盤后,有12個電機作為動力系統支撐。在拼裝區域,拼裝工人嫻熟地操控著管片拼裝機,絲毫不差地將一塊塊管片緊密拼接,管片之間嚴絲合縫,不滲不漏。被刀盤鉆下來的土,則通過傳送裝置向后面輸送,由電動機車運出地面。
“這些管片塊塊相連、環環相扣、無縫拼裝,銜接處縫隙必須在15毫米以內,這樣一條條品質優良、持久耐用的地下隧道就形成了。”謝恩林告訴記者,管片之間通過螺栓固定好,再經過注漿等工序,確保每一環管片都牢固穩定。
雄安新區至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快線(R1線)施工現場。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記者 李澤凱 攝
據了解,用盾構機進行地鐵隧道施工具有自動化程度高、節省人力、施工速度快、隧道結構一次成型的特點,在隧道洞線較長、埋深較大的情況下,使用盾構機施工更為安全經濟。
謝恩林介紹,“盾構機自西向東掘進,目前處于下坡掘進段,一路往更深處掘進,每天平均推進16米,現在的埋深是20米左右。馬上就要盾構到整段隧道的最深處了,通過白溝引河之后,盾構機就是一路上坡掘進了。”
盾構機在地下施工,施工安全管理尤為重要。為此,項目還運用了盾構云平臺指揮、自動化監控量測等措施,自動收集、分析、對比盾構機關鍵參數,對盾構施工中可能出現的風險進行監測和控制,實現了智能模擬、精準預測、提前預警、實時修正,確保了施工安全。
雄安新區至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快線(R1線)施工現場。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記者 李澤凱 攝
R1線是國內首條最高運行時速200公里的城市軌道交通線路,兼具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城市軌道技術的復合功能。雄安集團軌道快線公司現場負責人楊夫澤說:“R1線建成后,將實現30分鐘到北京大興機場、1小時到北京麗澤商務區的通行目標。”
雄安集團軌道快線公司副總經理吳贊陽介紹,“自開工以來進展順利,雄安新區段地下兩座車站已經實現封頂,盾構機全部實現始發。今年下半年,我們將圍繞機電設備的采購安裝開展工序轉換,全面推進后續工程建設。”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