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滿足19號線大孔徑隧道鋪軌,武漢地鐵首次采用新能源地鐵鋪軌機、移動式鋼軌中頻正火車兩大“利器”,提高鋪軌進度和質量。
武漢地鐵二級項目經理熊淼16日介紹,傳統電纜地鐵鋪軌機在作業時,需要一名施工人員專門負責盤電纜。此次,新能源地鐵鋪機采用兩套電池組,電池組單獨配置充電機,在充電時既可單獨充電又可同時充電,設備運轉時由單組電池供電,另一組備用,電源可完全滿足施工作業。同時,新設備剪掉了電纜這根“尾巴”,用于隧道鋪軌作業材料倒運更加方便靈活,走行軌延續多長,它便可以行使多遠。
施工現場,一幅幅軌排鋼軌之間的間隙需要通過焊接連成整體。傳統氧氣乙炔火焰正火工藝,焊接工藝憑借作業人員的經驗。此次采用的移動式鋼軌中頻正火車,作業人員通過工藝調試,確定焊接參數后,即可確保焊頭合格率,且正火全過程數據實測記錄,對焊頭正火質量可追溯。此外,中頻正火車自帶配套動力平板,不需人工搬運氧氣乙炔瓶,作業人員的勞動強度降低,施工人員可減少一半,同時確保了作業效率。
施工單位中鐵四局八分公司項目負責人杜國棟介紹,鋼軌焊接接頭焊接的質量直接關系到列車平穩性、安全性及乘客的舒適度,移動式鋼軌中頻正火車確保了每根鋼軌焊縫之間達到“天衣無縫”。
武漢地鐵19號線一級項目經理江帆介紹,目前,項目部已開設2個機鋪基地和4個散鋪作業面,作業人員400余人,高峰期將投入施工人員800余人,實現施工進度倍增,全線軌道共51.6千米,現累計鋪軌完成13.05千米。
武漢地鐵19號線全長約23.2公里,共設車站7座,全為地下站。該線是武漢軌道交通線網中的市域快線,遠期將延伸至天河機場,設計最高運行速度初期為120公里/小時,預留提升至140公里/小時的條件,是武漢市“跑得最快”的地鐵。
武漢地鐵19號線經過洪山區、青山區、東湖風景區、東湖高新區4個區,建成通車后將有力提高武漢站、空港樞紐集散能力,加強光谷及沿線地區的交通可達性,提升東湖高新區軌道網的連通性,構建城市東部軌道網快速通道。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