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作為南昆無線列調通信系統補強改造工程中的控制性工程——米花嶺隧道,全線最長隧道、最難施工點,隨著最后一根高壓電纜通接至變壓器宣布告捷,打通了全線施工的“堵點”,為接下來大干快上奠定了扎實基礎。
南昆鐵路是連接廣西、云南、貴州三省區的一級干線電氣化鐵路,也是西南出海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米花嶺隧道穿越云貴高原九巍峨山脈,全長9392米,是國內已通車的最長單線電氣化鐵路隧道,每天都有大批搭載貨物的火車由此通過。
由于長時間運行,通信線路、外供交流電、通信設備等配套設施老化,為確保行車安全,此次通信系統補強改造線路全長為281.985公里,主要針對30個車站無線列調車站臺、區間天饋系統等設備的更新以及對194個無線通信設備區間弱場區域進行優化補強。米花嶺隧道作為此次工程中的控制性工程,面對復雜的地質情況、惡劣的施工條件、極度匱乏的資源、“天窗”內施工時間緊張等挑戰,能否迅速完成該隧道內施工成為推進全線施工進度的關鍵。
面對重重困難,負責此次改造補強工程的中鐵八局電務公司自進場后,抽調精兵強將成立了“黨員突擊隊”和“青年突擊隊”進行攻堅,經過40個“天窗點”的爭分奪秒,終于完成米花嶺隧道全部改造工程。
“根據原審批的施工方案,米花嶺隧道需120個封鎖‘天窗’才能完成作業,但我們只用了40個,將工期縮短了三分之二。”項目書記謝勇說,只要大家齊心協力,辦法總比困難多,項目部從物資采購、工程管理、施工計劃等方面聚焦細節,精心組織策劃,上足資源設備,配齊精干力量。60余名作業者日夜堅守崗位,拼搶施工進度,在有限的天窗點內充分利用軌道車敷設電纜、轉運材料,做到了忙而不慌,快而有序,大大縮短了工期,降低了成本,將“開路先鋒”的精神書寫在了南昆鐵路上。
據了解,此次通信補強工程完工后,將會全面更新現有的鐵路通信設備線纜,為南昆鐵路的日常行車安全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有效提高該線路的運輸能力。對助力云南省、貴州省的貿易經濟向外輸出,助推沿線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促進民族團結和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