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國際隧道協會(ITA)頒發2024(第十屆)“ITA隧道獎”獲獎證書,深圳地鐵14號線獲評“過去50年具有全球影響力的50個隧道工程”,是國內唯一獲獎的地鐵項目。中國另外8個獲獎項目分別為:深中通道、港珠澳大橋、青藏鐵路、衡廣復線、成昆鐵路、青島膠州灣第二海底公路隧道、西康鐵路、香港屯門隧道。
深圳地鐵14號線全長50.32公里,始于福田區崗廈北站,終于坪山區沙田站,途經福田區、羅湖區、龍崗區、坪山區。線路串聯崗廈北樞紐、大運樞紐、黃木崗樞紐三樞紐及多條既有線路,線路的開通運營大幅提高了深圳市民出行便捷度,將坪山到福田的通勤時間縮短至40分鐘。
據了解,深圳地鐵14號線是深圳地鐵四期工程中盾構區間最長、盾構機投入最多、平均站間距最大的線路。為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圳地鐵14號線在建設過程中應用了渣土分離、光伏發電、樞紐蓄冷、環保控制、減震降噪等一系列新工藝、技術,充分展現了軌道交通“全生命周期”低碳環保的新面貌。其中,針對施工過程中盾構數量多、渣土外棄量大的難點,線路積極推動盾構渣土減量化、資源化發展,徹底改變了傳統盾構渣土直接外運棄土的方式,實現“變廢為寶”,其參與的“深圳地鐵超大規模盾構隧道渣土低碳資源化應用”項目榮獲2021年度國際隧協“超越工程獎”、廣東省土木建筑學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等榮譽。
深圳地鐵14號線是國內最高等級全自動運行系統的無人駕駛線路,建造過程采用了EPB/TBM雙模式盾構、大盾構擴挖小盾構建造車站、裝配式軌道等先進技術,打造了復合多層的城市地下空間及站城開發空間,通過交通引導了城市發展,是“隧道讓生活更美好”理念的完美詮釋。值得一提的是,14號線還在深圳地鐵首次安裝橫向座椅并配置手機無線充電功能、引入板式無砟軌道提高運行平穩性,運用了送回風模式提升車輛氣密性,并在地板及側墻應用了吸音降噪材料,多角度、全方位提高乘車的舒適度。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