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首批南昌自主制造的“昌盛一號”和“先鋒一號”盾構機分別于南昌地鐵1號線延長線蛟橋站、瑤湖東站順利始發。
此舉標志著裝備制造“南昌造 南昌用”的正式落地,同時也標志著南昌地鐵1號線延長線工程正式進入區間盾構施工階段,為1號線早日北連昌北機場、東連昌東瑤湖片區吹響了沖鋒號角,也為扎實推進南昌“東進、南延、西拓、北融、中興”發展戰略奠定了堅實基礎。
本次始發的“昌盛一號”和“先鋒一號”盾構機,由南昌軌道交通集團和中鐵工程裝備集團合資打造,于今年6月在南昌軌道交通產業園成功下線。盾構機重達500余噸,長約83.89米,開挖直徑為6.28米,首次搭載智能化駕駛系統、隧道三維掃描系統、壁厚注漿質量監測系統、管片變形監測系統等新技術,將進一步提升隧道施工的安全、環保、效率水平。
昌盛一號
在由中鐵廣州工程局集團有限公司承建的1號線北延蛟橋站順利始發,將掘進蛟橋站至雙港站區間的上行線,區間沿線下穿既有運營的1號線蛟橋停車場出入場線、省糧油公司部分區域,在既有運營站點雙港站接收,區間全長627.3米。
先鋒一號
在由中鐵五局集團有限公司承建的1號線東延瑤湖東站順利始發,將掘進瑤湖東站至麻丘站區間的上行線,沿規劃道路新月路向東方向前行,依次下穿麻中大道、麻中東路,在麻丘商貿城以南、厚浦街西段的麻丘站接收,區間全長1438.6米。
首批“南昌造”盾構機的投入使用,開創了我省軌道交通裝備制造的先河,不僅為南昌軌道交通建設節約了成本投入,還大大提升了設備進場效率。其中,“昌盛一號”盾構機從進場組裝到調試完成僅用時12天,并一次性通過始發條件驗收,將節點工期提前近十天。為保障盾構機平穩有序掘進,南昌地鐵還邀請了國內知名盾構專家對盾構機適應性選型、區間始發及接收及下穿既有線等方案進行優化、評審,同時做好各項應急預案,超前籌備地質補勘、建筑物調查及結構安全性鑒定、地質雷達掃描、管線探測等技術準備工作。
今年上半年,南昌地鐵全體參建人員迎難而上,克服工期緊、任務重、施工難度大、風險高等一系列困難,順利完成1號線北延工程、東延工程投資“雙過半”任務,如期完成各大節點目標。其中,1號線北延工程年度累計投資9.12億元,完成年度計劃投資55.47%,當前2座車站正進行樁基承臺及圍護樁施工,4座車站正進行主體結構施工,3個高架區間正進行承臺、墩身及蓋梁施工,2個明挖區間過渡段正進行基坑土方開挖及主體結構施工。1號線東延工程年度累計投資4.1億元,完成年度計劃投資的55.45%,當前1個車站正進行主體結構完成,1個車站圍護結構施工。
南昌地鐵現場項目負責人表示,第三季度是延長線項目建設的“黃金季”,亦是全年承上啟下的關鍵時期,全體參建人員將按照“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工作要求,以“不進則退,慢進也是退”的危機感、“機不可失,時不我待”的緊迫感、“當仁不讓,勇爭一流”的使命感,在防疫情、戰酷暑、穩質量、保安全的基礎上,科學統籌施工保障、細化節點目標、強化力量調配,進一步加快工程建設步伐,不斷提升技術水平,發揚“工匠精神”鍛造精品工程,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的勝利召開。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