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條磁浮旅游專線——廣東清遠磁浮旅游專線列車9月2日在唐山下線,這是中車唐山公司自主創新研制的第六代磁浮列車。企業由此成為全球唯一同時擁有2000毫米和1860毫米兩種軌距磁浮技術平臺,為兩座城市、兩條線路批量提供商用磁浮列車的企業,對推進我國磁浮技術發展、打造交通強國具有重要意義。
自2003年至今,中車唐山公司研發、制造了七代磁浮列車產品,清遠磁浮列車是其中的第六代。清遠磁浮列車采用常導電磁懸浮和短定子直線電機牽引技術,磁軌距1860毫米,設計時速120公里。列車采用集中式雙點懸浮控制系統,空氣動力學流線型設計,純液壓制動裝置,依靠“抱”在軌排下方的常導電磁鐵與軌排產生的電磁吸力,使列車浮起約8毫米至10毫米,由直線電機驅動前進,沒有車輪與軌道的振動和摩擦。列車具有轉彎半徑小、爬坡能力強的技術優勢,工程造價低、運營維修成本低的性價比優勢,以及安全、低碳、低噪聲等綠色環保優勢,具備全產業鏈完全自主知識產權,技術指標處于磁浮交通前沿。
在中車唐山公司磁浮試驗線,黃白相間的清遠磁浮列車安靜平穩地沿著軌排“貼地飛行”,宛如一條可愛的海豚。列車總設計師劉曰鋒介紹,研發團隊在懸浮架結構、懸浮控制系統、牽引系統、車身材料、噪音控制等方面進行全面創新和優化,應用輕量化鋁合金車體、蓄電池冗余自牽引、自動重聯、ATO自動駕駛等前沿技術,列車的運行速度、可靠性、舒適性、智能化等全面優化提升,牽引能力提升48%,懸浮能力提升8%,單車最大懸浮力35噸,三輛編組列車最大載客量可達500人。
為凸顯旅游專線的魅力,中車唐山公司在清遠磁浮列車工業設計中融入了“科技+人文”元素。低阻力流線型車頭酷似海豚,環保水性漆涂裝清新自然,人體工程學座椅輕巧舒適,車頂環形LED燈帶視覺體驗豐富。定制化的內飾還融入了丹頂鶴、長頸鹿、非洲象、大熊貓等動物造型,地板上的動物腳印與奇幻森林公園主題相得益彰,使乘客仿佛置身童話世界。
清遠磁浮旅游專線全長38公里,以服務長隆主題公園旅游景區為主要功能,實現廣清城際銀盞站與長隆主題公園的快速通達。一期工程線路全長約8.1公里,設磁浮銀盞站、磁浮蓮湖站、磁浮長隆站3座車站。“磁浮+旅游”的新模式有望為探索我國原生態旅游地區發展磁浮列車提供樣本,成為推動全域旅游、實現旅游跨越式發展的新途徑。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