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上午9點06分,隨著國產首臺16米級盾構機“京華號”精準出洞,北京東六環改造工程西線隧道順利完成中間風井接收,標志著我國最長盾構高速公路隧道首段順利貫通。
北京東六環改造工程南起京哈高速立交,北至潞苑北大街,路線全長約16公里,其中盾構段長7.4公里,盾構隧道直徑15.4米,最大埋深59米,是我國北方在建最大直徑盾構隧道,也是北京市埋深最大的地下隧道。西線隧道采用最大開挖直徑達16.07米的超大直徑盾構機“京華號”掘進,掘進過程中需長距離穿越高致密富水砂層,先后下穿鐵路、地鐵、公路、河流等55處風險源,掘進風險高,控制因素多,沉降控制要求高。
據介紹,自2021年5月始發以來,“京華號”盾構機已成功掘進4772米,歷經16個月順利到達中間風井。首段掘進過程中,先后攻克盾構淺覆土始發、盾構機高風險吊裝、長距離穿越高致密砂層等11項技術難題,順利穿越京哈鐵路、北京城市副中心綜合交通樞紐等30余處風險源,并創造了單月進尺542米的掘進紀錄,申報研發工法、專利等23項,超大直徑同步雙液注漿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為同類型盾構施工積累了寶貴經驗。
據了解,盾構機到達的中間井基坑所處地層屬于富水砂層,地下水位為負10米,盾構機在工作井內掘進過程中,面臨涌水涌沙風險。為此,建設團隊在基坑加固區內外打了11口井,抽水減壓降低水位。還聯系了3家單位24小時監測加固區墻體沉降,并在洞門環處加裝了安全氣囊,確保盾構機和中間井安全。
建設團隊充分發揮多年來大盾構施工領域總結的盾構機精準接收技術,盾構機接收前,首發集團及首發建設公司多次組織召開內外部專家評審會,邀請盾構專家把脈問診,對接收基座、盾構機及附屬設備進行全面檢修保養,確保滿足接收條件。同時,對現場所有施工人員均提前進行多次技術交底,確保熟練掌握盾構接收施工流程和要點。此外,還聯合多家單位共同成立了專項應急處置小組,配備專業應急隊伍和應急物資,確保滿足施工期間應急所需。施工期間,實行盾構機與地面聯動,每日3次監測地面及工作井變形變化,確保盾構機安全出洞。
據悉,“京華號”盾構機在中間風井進行全面檢查、維修、更換后,完成二次始發,繼續向前開挖2.6公里到達萬盛南街南側接收井,最終實現隧道全線貫通。
北京東六環改造工程是落實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和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詳細規劃的重點項目, 建成后,原東六環車流將在地下隧道通過,將過境貨運交通疏導至外圍高速公路系統,確保市民車輛通行暢通。同時,城市副中心12條規劃道路、5條現狀道路將實現東西向貫通,進一步加強東六環兩側組團之間的交通聯系,有效縫合城市,讓通州城區與副中心行政辦公區融為一體,讓市民工作、生活、交通更加便利,推動城市副中心高質量發展。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