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首臺TBM在5號線進場后,青島地鐵三期線路又迎來了首臺盾構機吊裝下井。超過兩層樓高的盾構刀盤在400噸履帶吊主吊和副吊的密切配合下,緩緩從地面吊起完成“翻身”后順利下井。3月26日,在8號線支線大澗站盾構井施工現場,青島地鐵三期線路首臺盾構機順利吊裝下井。
該臺設備為土壓平衡盾構機(EPB),由中交天和自主研發制造,從江蘇常熟運抵青島。盾構機刀盤開挖直徑7000毫米、全長90米,總重約680噸。盾構機與TBM均為隧道掘進設備,區別是TBM“牙口”更好,適合啃動堅硬的巖石地層;而盾構機更擅長維護隧道結構穩定,適合松軟易坍塌的地層,兩兄弟各有所長,在各自領域大放異彩。
針對大澗站始發井場地狹小、結構不規則的情況,第三建設分公司、中國交建、中交一航局開展專項研究,聯合制定了盾構機分體始發方案。為了確保盾構機能順利在巖石強度133兆帕的全斷面微風化巖層中長距離連續掘進,項目團隊對刀盤進行專項設計,合理確定刀具的位置及尺寸,采用“滾刮分離”的設計理念,能夠大大降低刀具的二次磨損,確保施工安全順利進行。
此次盾構機吊裝下井從大澗站始發掘進至區間風井接收,全長2122米,接連下穿濟青高鐵、機場高速、8號線出入場線,同時上跨既有8號線運營線,與兩條高壓燃氣管線相交、并行。盾構機下井組裝過程中,市質監站全程監督指導,項目團隊提前制定盾構吊裝安全專項施工方案,對起重設備的吊索具、現場地基承載力、托架及反力架進行反復檢測,確保了此次吊裝工作安全、優質、高效完成。
接下來,青島地鐵建設者們將繼續錨定“建設世界一流地鐵”總目標,全力推進盾構機設備組裝調試,預計4月中旬正式展開掘進施工,全力打好青島地鐵三期工程盾構掘進“第一戰”,為建設“軌道上的青島”貢獻機械化力量。
8號線支線工程起于大澗站,止于膠州火車站,全長約20.2公里,共設車站12座,是服務于膠州組團與北岸城區紅島經濟區、臨空經濟區和東岸城區間客流走廊的快速通道。計劃2027年通車。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